最近好多球迷朋友都在问:现在打开咪咕咋刷不到英超了?这事儿确实有点突然。咱今天从平台动作、行业规则和用户影响三个角度,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讲——先说结论,咪咕确实从2025赛季起不再直播英超,但背后可不是简单的“停播”俩字能概括的。
先说大伙最关心的:
1️⃣ 现在还能在咪咕看英超吗?
答案扎心了老铁——从3月国际比赛日结束后,咪咕APP里的英超赛事入口就跟蒸发似的,连重播都找不着地儿。有眼尖的网友发现,原先的英超专题页面直接跳转到德甲直播推荐,这操作简直比VAR改判还干脆。
2️⃣ 为啥放着摇钱树不赚?
这里头水深了!英超版权费这几年涨得比房价还猛,单赛季转播权要价折合人民币得30多个小目标。咪咕现在手里攥着德甲、CBA这些稳定资源,再加上NBA直播权刚续约,明显在打“性价比”的算盘。
3️⃣ 想看英超该往哪儿跑?
目前爱奇艺体育和某讯视频成了新东家,不过要提醒各位:这两家采用的可是分球队收费模式,想看曼联利物浦得单独开会员,这波操作属实把“精准收割”玩明白了。
咪咕这步棋下得那叫一个纠结啊!去年还靠着英超拉新用户数据暴涨,转眼就壮士断腕。仔细琢磨发现这背后藏着三重考量:
① 成本控到脚脖子:英超版权费占咪咕全年内容采购预算的45%,这钱够买5年德甲转播权外加3个欧冠赛季。财务那边算盘珠子都快打冒烟了,最后还是选了“保本经营”的路子。
② 用户画像打架:英超观众和德甲/NBA粉丝重合度不到30%,经常出现“看英超的骂德甲占资源,看篮球的嫌足球版块太吵”的尴尬场面。平台这是要搞用户分层,把流量池子做得更精准。
③ 政策风向标:最近体育总局刚出的文件强调要“扶持本土赛事”,咪咕手里捏着CBA独家直播权,这节骨眼上砍掉英超,你说是不是赶巧了?
这场版权地震可不只是换个平台看球这么简单:
· 广告商连夜改方案:某运动品牌原计划在咪咕投的英超中场广告,现在全转成CBA地板贴片广告,据说价格直接腰斩。
· 解说员集体再就业:知名英超解说詹俊微博透露,团队正在恶补德甲球队资料,有几位同事已经转岗去做电竞赛事了。
· 灰色产业链复活:贴吧里各种“英超免费看”的帖子突然多了三倍,网警叔叔最近估计得加班抓盗播了。
最后给大伙支几招:
① 拼车会员最划算:新赛季某讯的英超会员支持3设备同时在线,找两个铁杆球迷平摊,人均每月不到顿早饭钱。
② 关注二路直播间:像抖音有些退役球员开的解说间,虽然画质差点,但节目效果比官方解说还带劲,时不时还能抽球衣。
③ 养成新观赛习惯:周六晚黄金档不妨试试德甲,拜仁多特的比赛节奏快对抗强,关键是不用熬夜啊兄弟们。
说到底,版权战争没有赢家。咱们普通球迷就像球场边的草皮,被资本的大脚来回踢。但话说回来,只要对足球的那份热爱还在,管它哪个平台直播,照样能享受比赛的纯粹快乐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