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老铁发现咪咕体育的英超转播列表突然消失,这事儿在足球圈炸开了锅。咱今天就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——既有英超联赛的版权游戏规则,也有国内体育平台的商业算盘,更有球迷们被折腾得够呛的观赛体验。
英超转播权就像块唐僧肉,各家平台都盯着呢。但它的销售方式很特别——分区域、分时段、拆零卖。比如有的平台买下北方地区的周六早场,有的只拿到移动端播放权,这种玩法导致转播权像拼图一样分散。
举个栗子,2024年咪咕花大价钱拿的是「全网独播+短视频二次创作权」,但到了2025赛季续约时,英超联盟直接把「短视频权益」单独拎出来拍卖。听说抖音用3倍价格截胡,直接把咪咕的计划搅黄了。这就好比打麻将,刚做好清一色,结果上家突然杠上开花。
虽然英超不播了,但咪咕可没闲着。你看他们最近主推欧冠和NBA,特别是搞了个「凌晨三点档免费看」活动,明显在转移用户注意力。手机端现在还能看到3月28日的西甲巴萨比赛预告,这说明人家只是战略调整,不是要退出体育直播。
更骚的操作是搞「赛事包月套餐」,把英超替换成法甲+德甲的组合包,价格还降了20%。这招既安抚老用户,又能测试哪些联赛更赚钱。要我说啊,这就是典型的「丢了西瓜捡芝麻」,但芝麻要是能管饱也行。
现在想看英超得装三四个APP——爱奇艺看正赛、抖音刷集锦、还得备个梯子防海外版权限制。最坑的是解说质量断崖式下跌,有老哥吐槽:「现在解说连越位规则都讲不利索,听着像AI配音」。更别提那些突然消失的付费会员权益,维权群里天天有人@客服。
不过也有意外收获。有些小众解说员开始冒头,像某站有个东北老哥的「烧烤摊式解说」,直播间人气暴涨200%。这倒应了那句老话——「上帝关上门,肯定在别处开扇窗」。
① 版权争夺转向「碎片化」:以后可能连角球回放都要单独买权,就像买电影票还要另购彩蛋花絮;
② 平台搞「组合拳」:预计会出现「英超集锦+游戏礼包」这类捆绑销售,参考腾讯的NBA运营模式;
③ 技术反制兴起:已经有公司在研发「智能跳转」插件,能自动识别比赛切换对应平台,估计半年内就能上市。
说到底,这场英超转播风波就是资本博弈的缩影。作为普通球迷,咱既要理解平台的商业考量,也得捍卫自己的观赛权益。最后送大家句话:「看球的路千万条,白嫖的姿势最重要」,且看且珍惜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