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体育频道突然停播欧冠联赛引发热议,体育版权市场格局生变。本文从行业背景、观众习惯、平台博弈三大维度,深度剖析这场体育转播权的蝴蝶效应。
说实话,前两天我刷朋友圈看到这个新闻时,手机差点没拿稳。你说这欧冠啊,那可是多少人熬夜都要看的顶级赛事,怎么突然就从央视的节目表里消失了呢?
先给不太关注的朋友补个课:欧冠联赛的全称是欧洲冠军联赛,相当于足球界的奥斯卡颁奖礼。往年每到比赛日,央视五套的收视率能直接蹿升三倍不止。可今年开赛至今,观众们却只能在咪咕、爱奇艺这些网络平台看转播。
要说这事儿的根本原因,咱们得先掰扯掰扯版权费这个敏感话题。有业内人士偷偷跟我说,欧冠单赛季的转播权价格已经涨到5亿人民币,这可比三年前翻了两倍还多。
记得前年央视解说还调侃过:"现在买个转播权,比请十个明星主持人都贵。"谁能想到这句话竟成了预言。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,现在年轻人看比赛都习惯手机投屏+弹幕互动的模式。我表弟就是个典型例子,他说在视频网站看球能随时回放精彩瞬间,还能跟网友实时吐槽裁判判罚。
反观传统电视台,除了中场休息的广告轰炸,解说风格也二十年如一日。有网友吐槽:"听央视解说就像在听新闻联播,正经得让人犯困。"
其实央视这波操作早有端倪。去年他们拿下世界杯转播权时,就破天荒地和短视频平台搞了联合直播。现在看来,这分明是在试水新媒体传播渠道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央视最近把更多资源倾斜到:
这些变化说明什么?传统媒体正在从"买买买"转向"造造造",与其花天价买国外赛事,不如培育本土体育IP。
不过话说回来,看到欧冠从电视荧幕消失,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。那些年我们守着电视机,和室友挤在宿舍看C罗绝杀的日子,终究是成了回忆杀。
但换个角度想,当抖音开始直播西甲,当B站拿下英超版权,当咪咕请来徐阳张路组成"相声解说团",这何尝不是中国体育转播市场打破垄断、多元发展的新起点呢?
上一篇: 中国体育乒乓球今天直播
下一篇: 石柱电视台体育馆直播频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