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老火箭球迷,提起2010-11赛季总忍不住叹口气——这是姚明因伤报销的赛季,也是火箭彻底开启重建的转折点。但你知道吗?那个赛季的火箭其实打出了不少荡气回肠的比赛!今天咱们就打开时光胶囊,带大家重温这段特殊时期的精彩瞬间,看看没有巨星的火箭如何用「草根篮球」征服观众。
当姚明穿着西装坐在替补席,谁都以为火箭要彻底摆烂了。结果呢?身高1米83的凯尔·洛瑞愣是带着平均身高1米98的首发阵容杀出条血路。这哥们儿场均17.2分6.6助攻,关键场次动不动就砍30+,尤其是打湖人那场,硬生生用突破把加索尔撞得找不着北。
现在回看录像才发现,洛瑞那时候的「疯狗式防守」已经初见端倪。对阵雷霆时他全场贴防威少,把对方逼到21投仅7中,赛后记者会上杜兰特直摇头:「他就像块粘在鞋底的口香糖。」
要说最让对手头疼的,还得是阿根廷大前锋路易斯·斯科拉。那年他开发出招牌的「三威胁后转身」,对阵马刺单场轰下30分,把邓肯都晃得原地转圈。有场加时赛最后5秒,这老哥居然在三人包夹下用脚尖点地后仰绝杀,慢镜头回放显示他起跳时鞋跟都踩线了!
现在看这些录像,年轻球员真该学学斯科拉的「地板流智慧」。没有劲爆弹跳,全靠节奏变化和假动作,硬是在长人如林的NBA场均砍下18.3分。有球迷调侃:「钻石的假动作,连场边摄影师都会按错快门!」
当年火箭的跑轰体系简直让人眼花缭乱,特别是「小黑豆」布鲁克斯和巴丁格的快攻连线。对阵勇士那场创下单节41分的队史纪录,7秒内完成进攻的回合多达12次。现在回看录像,还能听到解说员扯着嗓子喊:「火箭这是给篮球装了涡轮增压啊!」
不过这套打法也暴露问题——防守端经常漏人。有次打小牛被基德连着投进5个空位三分,气得阿德尔曼直接把战术板摔成两半。所以说啊,**跑轰战术就像重庆火锅,吃得过瘾但容易上火**。
首先这是姚明时代最后的波纹,你能看到更衣室里大姚拄拐给队友鼓劲的珍贵镜头。再者,现在联盟盛行的小球战术,火箭十年前就在试验了。最重要的是,**这些比赛藏着洛瑞、德拉季奇等球星的成长密码**——谁能想到当初的替补控卫,后来成了总冠军成员?
建议看录像时重点关注这几个细节:洛瑞如何用屁股开路创造空间、海耶斯怎么用1米98身高防住2米10中锋、还有替补席上那个总挥毛巾的帕特森,这小子后来居然成了更衣室领袖...
十年后再看这些比赛,突然读懂什么叫「篮球永不熄火」。就算没有超级巨星,这群「德州小强」照样能用拼劲点燃球场。各位火箭老铁,是时候打开录像重温青春了,保准你看完会拍大腿:「原来我们当年这么虎啊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