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全球最吸金的足球联赛,英超版权大战每年都牵动亿万中国球迷的心。2022赛季国内转播权归属一波三折,从传统体育平台到短视频新贵,各方势力上演「神仙打架」。本文将带您复盘这场价值数十亿的版权博弈,深挖平台运营策略,预测未来观赛趋势。毕竟对于咱们这些「宁可不吃饭也要看球」的老铁们来说,能高清流畅看比赛才是王道!
要说英超这「金疙瘩」有多值钱?举个栗子——2019年苏宁旗下PP体育砸下7.21亿美元(约50亿人民币)拿下3年转播权,结果疫情一来直接亏到姥姥家。但就算这样,各大平台还是抢破头,为啥?
首先英超覆盖的可是黄金时段!相比西甲、德甲动不动凌晨开踢,英超晚上8点的比赛简直是为中国球迷量身定制。想想看,吃着火锅唱着歌,顺手打开手机看场双红会,这日子多滋润!
再说说用户粘性。根据艾瑞咨询数据,中国核心足球迷超1.3亿,其中英超球迷占比高达47%。这些「死忠粉」不仅愿意买会员,还热衷购买周边、参与竞猜,妥妥的「行走的钱包」。
2022年的转播权争夺战堪称魔幻——原本独占版权的腾讯体育突然「熄火」,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强势入场。这里头藏着不少门道:
1. 长短视频的流量暗战:抖音拿下欧冠版权后,转头就布局英超。他们的算盘打得精——用90秒精彩集锦吸引用户,再引导到直播间看全场。这招让传统长视频平台直呼「不讲武德」!
2. 会员体系的全面升级:爱奇艺体育玩出新花样,推出「英超+西甲」联名会员。这招「买一送一」的策略,让球迷感觉「血赚不亏」,据说会员转化率直接翻倍。
3. 解说阵容的军备竞赛:咪咕视频重金签下詹俊、张路「黄金搭档」,单场解说成本超10万!有球迷调侃:「现在看球费电还费耳朵,听到俊哥声音就忍不住开会员」。
现在的看球姿势可不止电视一种!据笔者观察,2022年出现三大趋势:
• 多屏互动成标配:用手机看直播,平板刷弹幕,电视投屏精彩回放——当代球迷人均「八爪鱼」操作。有个北京老哥甚至开发出「六屏同看」大法,被网友封为「时间管理大师」。
• 方言解说杀出重围:粤语解说在广东地区收视暴涨300%,四川话版「英超龙门阵」直播间场场爆满。用球迷的话说:「听着家乡话吐槽裁判,比看进球还过瘾」。
• 元宇宙观赛试水:某平台推出VR观赛功能,戴上设备就能「坐」在伊蒂哈德球场替补席。虽然现在还有点「卡成PPT」,但已经有技术宅预测:五年内我们能跟德布劳内「隔空击掌」!
英超版权早就不只是转播生意了,看看这些新玩法:
• 利物浦与饿了么搞「进球就送奶茶」,单场活动拉动区域订单量暴涨15倍
• 阿森纳在得物APP发售限量球衣,30秒售罄创下2300万销售额
• 曼城在B站开设官方账号,球员用中文说「栓Q」的短视频播放破千万
这些案例说明,版权运营正在从「转播权」向「生态权」进化。就像业内人士说的:「单纯卖会员的时代过去了,现在要比谁能把足球变成社交货币」。
站在2023年回看,2022的版权争夺战留下不少伏笔:
1. 短视频平台会彻底颠覆传统转播吗?
2. 天价版权费是否可持续?(听说2025年合约金额可能突破10亿美元)
3. 随着沙特资本入局英超,中国市场的商业联动会玩出什么新花样?
这些问题,或许要等到下个赛季才能见分晓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中国球迷的观赛体验只会越来越精彩。毕竟有竞争才有进步,你说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