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粉丝问我:点解直播体育比赛都可能犯法?今日就通过《法治天地频道在线直播》嘅专业视角,同大家拆解体育赛事转播中嘅法律盲区。由英超直播侵权案到运动员肖像权争议,我哋会结合真实案例,教你点样合法睇波又避坑!
大家成日听「独家转播权」,其实呢个就系法律上嘅著作权保护机制。根据《著作权法》第10条,体育赛事节目属于「视听作品」,制作方拥有40年保护期。举个例,去年某平台盗播中超联赛,法院判赔500万,就系因为侵犯了信息网络传播权。
不过有个误区要澄清:赛事本身不受著作权保护,但镜头语言、解说、特效等二次创作就构成作品。所以就算你用手机影现场,如果复制了专业直播嘅镜头语言,都有可能踩雷。
最近有个典型案例,某网红用境外信号源转播欧冠决赛,虽然声称「个人学习使用」,但法院认定其商业引流行为构成侵权。根据司法解释,只要直播画面超过5分钟或关键片段,就达到立案标准。
特别要注意嘅系,网络爬虫抓取实时数据都可能违法。2021年某数据分析公司,就因为实时抓取英超比赛数据做赔率分析,被索赔2.3亿港元。所以话,体育大数据嘅使用边界真系要小心。
好多后生仔中意录屏精彩瞬间发朋友圈,呢个其实游走喺法律边缘。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明确规定,未经许可的片段传播,就算非商业用途,如果点击量过5万次或转发超500次,就要负民事责任。
有粉丝问:「咁我哋球迷群组分享gif动图呢?」理论上3秒以内且无明显标识嘅片段属于合理使用,但如果你截取咗赞助商广告牌或者赛事logo,随时会收到律师信。建议用手机拍摄现场画面,而唔好直接录屏转播信号。
推荐三个安全渠道:1️⃣ 持有《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》嘅平台(如央视、咪咕);2️⃣ 国际赛事官方App(如NBA League Pass);3️⃣ 地方台获授权嘅粤语解说频道。记得要核对网站底部嘅「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」编号。
最后提提大家,今年新修订嘅《体育法》新增赛事转播权保护专章,最高可处违法所得五倍罚款。想安心睇波,记得锁定《法治天地频道在线直播》,我哋每周三都会有律师在线解答体育法律问题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