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五元宵夜,钟祥体育馆内人声鼎沸,线上线下同步开启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节日盛宴。从非遗灯展到创意互动,从民俗表演到科技光影,这场直播不仅展现了地方文化特色,更以沉浸式体验拉近了观众与传统节日的距离。
要说这次活动最大的亮点,嗯……还得数那组由本地手艺人扎制的巨型龙形灯笼。光是龙头就用了上千根竹篾,眼睛还能随着音乐转动,现场看简直跟活了一样。直播镜头扫过时,弹幕里全是“哇塞”“太牛了”,连主持人都忍不住凑近摸了把龙须,结果发现是丝绸做的,直呼“这手艺真是绝了”。
舞台表演这块儿也挺有意思。开场那段《百人腰鼓闹元宵》,本来以为就是普通群舞,没想到中间突然蹦出十几个小孩儿,踩着鼓点翻跟头。导播还切了个高空俯拍镜头,红绸子拼出的“福”字从地面升起来的时候,现场观众齐刷刷举手机拍照,那场面跟星星点灯似的。要说美中不足,可能就是音响偶尔有点啸叫,不过观众们倒是不介意,照样跟着节奏拍手。
互动环节的设计明显花了心思:
- 扫码猜灯谜直接链到本地文旅小程序,答对三题能抽景区门票
- AR虚拟放灯功能让手机屏幕飞出电子孔明灯
- 非遗糖画体验区排起长队,老师傅现场教怎么“画”生肖
特别是糖画摊位前,有个七八岁的小姑娘非要画只“霸王龙”,老师傅挠着头说“这题超纲了”,最后还是给画了个带翅膀的恐龙造型,逗得直播间里一片“哈哈哈”。
要说最让人意外的,是中途插播的钟祥老街实景。无人机从体育馆一路飞到青石板巷子,拍下家家户户门口挂的荷花灯。解说员这时候突然冒了句:“咱钟祥人过元宵,讲究的是‘三十的火,十五的灯’,这些老传统啊……”这话还没说完,镜头里就闪过几个老街坊端着汤圆互相串门,弹幕立刻飘过“这才是过节的样子”“想回家吃饭了”。
散场时下起了小雨,可观众们愣是撑伞看完了最后的打铁花表演。1600℃的铁水在空中炸开,和体育馆顶棚的LED星空顶撞出奇妙的光影效果。有个戴眼镜的小哥在采访镜头前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:“本来觉得元宵节就是吃汤圆,现在才发现……哎怎么说呢,就那种文化自信,你们懂吧?”
这场持续三小时的直播,线上观看量最后定格在87万人次。评论区里除了本省IP,还冒出不少“坐标东北”“人在广东”的留言。要说有什么遗憾,可能就是现场卖的芝麻汤圆太抢手,好多网友刷屏问“能不能快递”,这倒给明年活动留了个新悬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