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英超联赛突然冒出了动画直播形式,这波操作直接把球迷整懵了。有人直呼"活久见",有人质疑"钱没地方花了?",更有人吐槽"这画风像极了二十年前的足球游戏"。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,英超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?
先说这动画直播的"高科技"外衣。官方解释是用了实时动作捕捉+AI渲染技术,每场动用了38台高速摄像机捕捉球员动作。听着挺唬人吧?但实际效果嘛...球迷@红魔老张直接开麦:"这球员跑起来跟滑冰似的,射门动作比我外甥的橡皮人还僵硬!"
不过要说完全没技术含量也不对,这套系统确实能实现每秒120帧的动作还原,比传统转播高出一倍。但问题出在渲染环节——为了省成本用了卡通化处理,结果就是梅西看了都认不出自己的虚拟形象。
这事儿还得从英超转播权说起。国内某平台刚花了7.5亿美金买下转播权,转头发现传统直播形式根本回不了本。动画直播这招,说白了就是绕开肖像权限制的骚操作。毕竟虚拟球员不涉及真人肖像,连C罗的招牌庆祝动作都能魔改成广播体操。
业内人士透露,做一场动画直播的成本只有传统转播的1/3。但球迷不买账啊!@枪手死忠留言:"看比赛就图个真实感,现在连越位线都画得跟贪吃蛇似的,这还看个锤子?"
英超官方倒是振振有词,说这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。数据显示,25岁以下观众中有43%表示愿意尝试新形式。但现实很骨感——首场动画直播的弹幕直接被"退钱"刷屏。
不过也有例外,二次元球迷小杨就觉得挺新鲜:"像看《足球小将》真人版,大空翼终于有英超皮肤了!"但这种声音终究是少数。要我说啊,创新可以,但拿核心观赛体验开涮,这步子迈得确实有点大。
现在最大的悬念是,这会不会成为行业趋势。目前来看,动画直播在偏远地区网络覆盖和青训教学场景下确实有用武之地。但要说取代传统转播,除非哪天技术能做到毛孔级还原。
不过有个苗头值得注意,英超已经在测试AR直播技术,据说能把虚拟广告牌无缝植入球场。看来这波动画直播试水,更像是为未来布局的投石问路。只是苦了咱们老球迷,现在看个球还得先适应画风突变。
说到底,足球直播的魂儿还是真实感。技术革新可以有,但要是本末倒置,怕是要应了那句老话——"一顿操作猛如虎,定睛一看原地杵"。各位看官您说,是这个理儿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