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8日那场曼联对阿森纳的8-2狂胜,堪称英超史上最震撼的「屠杀局」。这场比赛不仅创造了弗格森与温格时代最大分差,更暴露了阿森纳当时的致命短板。咱今儿就从战术漏洞、关键球员表现到两队后续发展,带您细品这场「红魔碾压枪手」的经典战役。
比赛前阿森纳可真是倒了血霉——法布雷加斯刚转会巴萨,纳斯里转投曼城,加上威尔希尔、宋等主力伤病,温格手里就剩些「生瓜蛋子」。反观曼联这边,鲁尼、纳尼、阿什利·扬组成的攻击线正值巅峰,后防线还有维迪奇+费迪南德这对「钢铁组合」。
当时阿森纳球迷圈流传着句自嘲:「咱们这后防线,门将斯泽斯尼得带十副手套才够用!」果不其然,开场仅22分钟,阿森纳就被灌了仨球。特别是瓦伦西亚那个生吃吉布斯的下底传中,直接把枪手左路打成了筛子。
要说这场球最亮眼的,还得数鲁尼的定位球绝活。这哥们儿硬是靠着两个直接任意球+点球完成帽子戏法,尤其是第40分钟那脚30米开外的电梯球,皮球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把斯泽斯尼都看傻了!
不过要说最诛心的进球,还得数第64分钟朴智星的破门。当时曼联已经5-1领先,韩国人愣是在禁区里玩了个脚后跟磕球转身,这花式操作把阿森纳小将詹金森晃得找不着北。场边弗格森嚼着口香糖冷笑的画面,跟温格抓狂扯领带的模样形成鲜明对比。
下半场第55分钟,温格用阿尔沙文换下罗西基的操作堪称败笔。当时阿森纳刚靠范佩西扳回一球,比分来到3-1,结果换人后不到10分钟又被连灌三球。俄罗斯人上场后完全游离在体系外,防守时连象征性回追都懒得做。
更离谱的是第67分钟,温格居然让19岁的张伯伦换下表现尚可的沃尔科特。这个菜鸟上场后明显怯场,有次接球直接滑倒引发全场哄笑。老特拉福德看台上响起的「温格下课」歌声,估计让教授心里拔凉拔凉的。
这场惨败直接改变了英超格局。阿森纳痛定思痛,在转会窗关闭前豪掷5000万镑引进阿尔特塔、默特萨克等即战力。而曼联则借着这股气势,最终以净胜球优势力压曼城夺冠。
现在回头看,这场8-2就像分水岭——阿森纳从此告别争冠集团,而曼联虽然次年夺冠,但随着弗格森退休也进入动荡期。当年被虐哭的詹金森,后来成了英超著名的「流浪球员」;而当时替补席上的维尔贝克,现在都当上曼联青训教练了。
这场球还有个冷知识:阿森纳全场控球率高达61%,但射正次数却只有曼联的三分之一。这说明啥?光有场面没有杀招,在英超就是找死!现在的阿森纳球迷看到8-2这个比分,估计还会条件反射地肝颤吧?
最后问句扎心的:你还记得2011年看这场比赛时,自己是啥反应吗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