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超第19轮补赛,广州恒大与上海上港的焦点战堪称"神仙打架"。从奥斯卡的越位争议到蒋光太的读秒绝杀,这场2-1的较量直接把裁判组送上热搜。咱们今天就着录像回放,掰开揉碎了聊聊那些关键瞬间,顺便扒一扒VAR到底有没有装睡。
第32分钟奥斯卡的进球被吹,堪称整场比赛的转折点。从转播画面看,保利尼奥传球瞬间,奥斯卡的鞋钉确实探出了半个身位。不过慢动作回放有个细节——当值主裁王迪的耳麦根本没亮!这说明啥?VAR压根没介入这次判罚。
现场导播倒是给力,连续切了三次越位线。要说现在的鹰眼技术,误差能控制在5厘米以内,但这次划线明显卡在奥斯卡的膝盖位置。懂行的球迷应该知道,越位判罚是以有效触球部位为准,这里头学问大着呢。
补时第94分钟,蒋光太那个头球绝杀,看着像乱战蒙的?咱得回看前30秒的战术部署。郑智在场边比划的那个手势,其实是让吴少聪换到右路起高球。上港的防守阵型这时候已经散架——魏震盯着艾克森,李昂被韦世豪带偏,蒋光太冲顶时身边三米没人!
要说颜骏凌这次扑救,真是吃了视线被挡的亏。冯劲在前点虚晃一枪,球速又快又平,等门将反应过来,皮球早砸在横梁下沿了。这种"拆房子"式的传中,确实是卡纳瓦罗留下的战术遗产。
整场比赛最迷的操作,要数第78分钟张琳芃的禁区内手球。慢镜头清清楚楚显示他手臂张开了15度左右,按新规这妥妥的点球。但裁判组愣是没表示,连个回看都没安排。赛后的裁判报告里写着"非故意动作",可规则明明说"扩大防守面积"就该判啊!
更离谱的是,当第四官员提醒主裁看监视器时,王迪直接摆手拒绝。这操作直接把上港教练组气笑了,佩雷拉摔战术板的动静,隔着屏幕都听得见。要我说,VAR使用规范真得重新捋一捋,别让高科技成了摆设。
比赛结束当晚,贴吧老哥就整理出灵魂三问:1.为啥关键判罚都不看VAR?2.同样的身体对抗,恒大拿牌上港没事?3.补时7分钟是怎么算出来的?尤其是第三个问题,根据中超规程,换人+进球+治疗最多补5分钟,这场硬生生多补2分钟,难怪阴谋论满天飞。
不过话说回来,恒大最后时刻的搏杀战术确实见效。全队平均跑动距离比上港多出1.2公里,特别是老将黄博文,35岁的人拼出全场最高的12公里。这种"榨干最后一滴油"的劲头,可能才是绝杀的真谛。
说到底,这场比赛就像一锅广式煲仔饭——上面是金光酥脆的绝杀,底下埋着裁判争议的硬锅巴。录像能还原事实,但解决不了所有问题。接下来足协要是再不出台VAR使用细则,这样的口水仗还得没完没了。各位看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