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国内最烧钱的体育IP,英超直播权每年都牵动球迷神经。今年腾讯体育合约到期,面对爱奇艺、咪咕等平台围剿,能否守住这块流量蛋糕?本文将深挖版权谈判内幕,解析观赛渠道变化,带你看懂「英超去哪看」背后的商业博弈。
自2021年以7亿美元天价拿下三年转播权,腾讯始终面临「叫好不叫座」的尴尬。虽说每赛季380场全量直播+中文解说阵容够硬核,但会员定价(268元/赛季)劝退了不少学生党和新球迷。内部人士透露:「日均观赛UV(独立访客)比西甲还低15%,广告主更偏爱NBA这类泛体育流量。」
更头疼的是,英超联盟今年要求「捆绑销售」——想买直播权必须同步购买集锦、周边内容包,总价预估上涨20%。这让刚经历组织优化的腾讯视频(体育板块已合并至腾讯视频)陷入两难:继续砸钱可能拖累财报,放弃则意味着失去高端用户粘性。
隔壁爱奇艺体育早就蠢蠢欲动,去年拿下西甲、欧冠版权后,这次直接放话要「构建足球内容生态闭环」。他们打的算盘是:用英超引流+自制足球综艺变现,据说正在接触黄健翔等名嘴打造独家节目。不过业内人士也担心:「爱奇艺的赛事运营经验不足,去年欧冠直播卡顿就掉了一波粉。」
咪咕则玩起「差异化竞争」,依托中国移动的5G技术主推4K+VR观赛。上周流出的内部PPT显示,他们计划推出「多视角直播间」,让观众自由切换教练席、门后机位等特殊角度。这招确实新鲜,但资费套餐能否被接受还是未知数——毕竟看个球还要换平台办卡,对老球迷来说挺麻烦的。
现在最懵的恐怕是咱们普通观众。按往年经验,8月初就会官宣结果,但目前三大平台都憋着不吭声。这里提醒大家:千万别急着买任何平台的体育会员! 有朋友去年9月买了腾讯年卡,结果发现欧冠转到了爱奇艺,亏得直拍大腿。
建议先关注这三个时间节点:
1. 7月底看哪家开始预热英超内容
2. 8月中旬留意社媒上的解说员动态
3. 开赛前一周盯紧各平台会员说明
如果发现詹俊、张路等「顶流」解说突然集体入驻某平台,那基本就是版权落定的信号。
这场争夺战折射出体育直播的深层变革。平台方开始从「烧钱抢独家」转向「精细化运营」,比如腾讯最近测试的「边看边买」功能,看哈兰德进球时能直接下单同款球鞋;咪咕则把赛事直播拆分成免费场次和会员场次,用免费内容拉新促活。
说到底,球迷要的不过就是「看得爽、花钱值」。希望这次不管版权花落谁家,平台都少点套路多点真诚,毕竟大家熬夜看球图个痛快,谁也不想被当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