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专为粤语家庭打造的儿童体育节目,《哈哈少儿频道在线直播》用「讲古仔+玩运动」模式,将梅西C朗嘅成长经历变成床边故事,仲设计埋亲子体能挑战赛。节目开播两月已冲上本地儿童频道TOP3,究竟点解连坐唔定嘅细路都肯乖乖坐定睇?等我哋一齐拆解呢个「运动教育」新玩法!
「你知唔知梅西细个打激素针先追到身高啊?」节目组策划阿Ken拍住大腿同我讲。佢哋专门搵体育记者考证球星真实童年,比如C朗屋企穷到日日食薯仔、孙杨阿妈点样凌晨三点陪练游泳。
关键系用粤语口语化改编——讲到乔丹高中落选校队,主持会加句:「嗰阵佢同你哋一样成日偷懒唔练波㗎!」搭配动画短片里Q版球星跌倒又爬起嘅画面,细路睇完会主动问:「点解佢喊完仲继续练?」呢种「缺陷感叙事」反而比完美人设更有代入感。
最新一期「家庭躲避球」要父母蒙眼接细路指令抛球,我现场见到个爸爸连续三次掟中自己个头。「其实特登设计『反向依赖』环节,」运动指导阿Ling解释,「平时系大人指挥细路,调转角色可以训练小朋友表达同责任心。」
节目组仲统计过,完成挑战嘅家庭中,73%细路第二日会主动收拾玩具。原来运动过程中释放嘅多巴胺,会加强亲子互动嘅正面记忆。有个妈妈留言笑说:「阿女而家晚晚催我『快啲练习,下次要赢表弟啊!』」
每逢周五晚直播,屏幕右侧弹幕区就变身大型知识现场——「踢波扭亲点算?」「游水前食香蕉定朱古力好?」主持会实时抽问题请专家解答。有次讲到运动伤害处理,骨科医生陈医师突然拎出个人体模型,弹幕即刻炸出成排「哇!!」
最估唔到系弹幕文化仲带动线下活动。上周羽毛球特辑后,超过200个家庭自发组织「社区亲子羽毛球日」,有爸爸话:「睇弹幕先知原来小区有咁多同道中人!」
「最初设计球星故事嗰阵,成日犯大人嘅傲慢,」编剧阿Yan同我爆料。有次写孙杨篇稿用太多专业术语,结果试映时细路评委团集体玩手指。后来改成用「游泳好似打怪兽,每次划水都计分」嘅比喻,先通过验收。
而家每期内容都要经过20人儿童评审团投票,规则好直接:「边part闷就举手,超过5个人举手直接删!」所以先会出现「NBA球星学用筷子」「足球员扮恐龙练平衡」呢啲爆笑桥段。
推荐两个私藏玩法:① 周六早十点「运动彩蛋时段」,只要全家对住镜头跳指定健康操,就有机会抽球星签名衫;② 用手机投屏到电视,开弹幕同全城家庭玩互动问答,试过一次你就知,原来运动节目都可以追出演唱会嘅气氛!
节目监制最后同我讲:「我哋唔系要做儿童版《体育世界》,而系想每个细路睇完都会扯住爸妈衫尾话:『我哋听日落公园试下啦!』」睇嚟呢个「笑住学运动」嘅风潮,先啱啱开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