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夜的欧冠小组赛,曼联主场2-0拿下国际米兰的硬仗,直接把老特拉福德球场给炸成了红色海洋!B费的穿云箭和拉什福德的单刀破门固然精彩,但主裁判吹掉国米关键进球的争议,估计能让两队球迷掰扯半个月。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,聊聊这场比赛的台前幕后。
要说曼联这赛季最大的变化,就是滕哈赫把「防守反击」玩出了新高度。赛前发布会上,这荷兰教头还故意放话「要跟国米拼控球」,结果开场直接摆出4-2-3-1阵型,卡塞米罗和埃里克森双后腰蹲坑,活生生把比赛踢成了「诱敌深入」的陷阱局。
国米这边小因扎吉倒是实诚,352阵型两翼齐飞,巴雷拉+恰尔汉奥卢的中场组合前20分钟控球率飙到62%。可您猜怎么着?曼联就等着他们压上来呢!第28分钟那记反击,拉什福德从本方禁区启动到破门,全程只触球3次,但跑动距离足足38米——这数据直接把国米的边中卫德弗赖给钉在了耻辱柱上。
比赛最大的爆点出现在下半场56分钟,劳塔罗的凌空抽射破门被判越位。从转播镜头看,这球阿切尔比传球瞬间,劳塔罗的脚后跟确实探出了半个身位。但慢镜头回放显示,VAR划线时用的是劳塔罗支撑脚的膝盖作为基准点,这跟意甲惯用的「躯干有效部位」判罚标准存在微妙差异。
国米替补席直接炸锅,小因扎吉气得把战术板摔了三回。要我说啊,这球就跟去年世界杯阿根廷那个越位争议似的,规则解释权全在裁判手里。不过话说回来,曼联门将奥纳纳那次神扑也够绝的——这哥们全场贡献5次扑救,赛后评分比进球的B费还高!
别看比分是2-0,曼联这场真正赢球的关键在中场轮转。卡塞米罗专职扫荡,埃里克森突然前插当影锋,这招把国米后腰姆希塔良晃得找不着北。特别是第67分钟B费那脚世界波,表面看是个人能力爆发,实际上埃里克森提前带走两名防守球员的跑位才是精髓。
数据不会骗人:曼联全场跑动距离比国米多出8公里,相当于多打半个人!滕哈赫赛后采访那句「我们准备了三种中场组合轮换」算是揭开谜底——敢情这是把瓜迪奥拉的「控球陷阱」和穆里尼奥的「闪电战」给杂交了。
小因扎吉现在估计头都大了,卢卡库伤愈后状态始终没找回来,这场9次对抗输了7次。更糟心的是三中卫体系被曼联针对,巴斯托尼被安东尼过得差点怀疑人生。有球迷调侃:「国米这防线,跟筛子似的,曼联反击一打一个准!」
不过话说回来,国米这场xG(预期进球)1.8比曼联的1.5还高,输球确实带着点运气成分。但足球比赛就是这样,机会转化率才是硬道理。劳塔罗4次射门3次打偏,这效率跟他在意甲大杀四方的表现判若两人。
总结来看,曼联这场胜利算是给英超球队挣回了面子,但小组赛才刚过半,滕哈赫还得解决拉什福德状态起伏的老毛病。国米嘛,赶紧把定位球防守练练是正经,别回头遇上拜仁又让人家高空轰炸给整懵了。各位看官觉得裁判那判罚到底该不该背锅?欢迎评论区掰头!
上一篇: 英超第6轮直播看点:曼市德比+枪手冲榜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