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国内体育直播平台的头部玩家,咪咕突然消失在英超转播阵营着实让球迷摸不着头脑。这事儿啊,咱们得先掰扯清楚英超转播权的游戏规则,再瞅瞅市场环境变化,最后看看咪咕自己的算盘怎么打的——这三点连起来,答案就水落石出了。
英超这金疙瘩啊,转播权价格就跟坐了火箭似的。记得2021年咪咕刚拿下版权时,三年合约据说花了3亿英镑。可到了2024年续约谈判,英超联盟直接把价格抬到5亿英镑级别,这涨幅搁谁都得掂量掂量。
更头疼的是英超的「分蛋糕」策略,他们把直播权拆得稀碎——独家直播、延播回放、集锦授权分着卖。咪咕要维持全天候直播,光买直播包就得占预算大头,这买卖的性价比越来越低。就像咱东北人说的:「不能光要面子不要里子」,平台也得算经济账不是?
翻翻咪咕2024生态大会的发言记录就能发现,他们现在主打「一主两特」战略。体育虽然还是C位,但影视剧和纪录片这两个副赛道开始疯狂加戏。举个栗子,去年咪咕在冬奥会纪录片上砸了2亿制作费,明显在拓宽内容护城河。
这转向背后藏着大棋局:比起英超这种「看天吃饭」的版权赛事,自制内容既能沉淀用户,还能搞IP开发。就像他们副总说的,要打造「数字内容生态闭环」,英超直播这种「租来的流量」,自然得给自家亲儿子内容让路。
英超在国内的付费观看习惯,到现在还是个半吊子。数据显示,咪咕英超付费会员转化率只有12%,远低于NBA的35%。很多球迷宁愿蹲盗播链接,也不愿掏每月30块的会员费。
平台这边也难啊——高价买来的版权要回本,要么提高会员费(容易掉粉),要么加广告(影响体验)。这死循环逼得咪咕另辟蹊径,开始搞「直播+衍生内容」打包卖。比如买体育会员送影视券,但这招对硬核球迷吸引力实在有限。
现在看咪咕这退一步的动作,倒像是「以退为进」。他们手里还攥着欧冠、CBA等优质资源,最近又在猛攻电竞直播。说不定哪天英超版权降价了,或者找到新的变现模式,咱们还能在咪咕看见「英超归来」的大海报。
说到底,商业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。就像英超联盟自己说的:「转播权市场永远向有诚意的伙伴敞开」。球迷朋友们不妨让子弹再飞会儿,备不住哪天就有惊喜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