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国内体育迷的"老伙计",CCTV5突然不播英超这事儿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。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这背后既有英超版权费坐火箭般的涨价,也有央视"持家过日子"的精打细算,更有中国体育转播市场的大变局。
要说这事儿,得从2016年那场"版权大战"说起。当年新英体育砸下3.2亿美金拿下英超转播权,直接把转播费门槛抬到天花板。到2023年,爱奇艺和咪咕联手拿下转播权时,价格已经飙到7.21亿美金!这涨幅比北京房价还夸张,央视的体育频道预算哪扛得住啊?
更扎心的是,英超现在搞起了"独家分销"模式。简单说就是价高者得,而且必须打包买下全部380场比赛转播权。这对习惯挑重点场次转播的央视来说,相当于要买下整个菜市场才能买根葱——**这买卖实在不划算**。
其实仔细看看央视现在的转播清单就明白了:中超、CBA、欧冠、五大联赛里的意甲...这些赛事要么有本土情怀加成,要么转播费相对"亲民"。就像家里管钱的老妈子,总得把钱用在全家人都爱吃的硬菜上。
再说现在年轻人看球习惯都变了,手机、平板、智能电视三件套齐活。央视就算真买了英超版权,可能也抢不过那些能玩弹幕、即时互动的视频平台。**与其硬拼,不如守住自己中老年观众的基本盘**,这不最近《天下足球》的收视率还蹭蹭涨呢。
虽然说看不了央视直播有点小遗憾,但现在的选择可比以前多多了。咪咕视频每月20块的会员费,能看全部380场英超;爱奇艺体育买断赛季通也才318块。要是嫌贵,还有各种"民间解说"在短视频平台玩出花,连方言解说都能给你整上。
不过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英超这波操作确实有点"店大欺客"。现在连英国本土球迷都在抗议高票价呢,咱们中国观众虽然看球方便了,但**免费看豪门对决的好日子可能真的一去不复返了**。
这事儿说到底,就是个市场选择的自然结果。央视在转型,英超在涨价,观众在分流。说不定哪天市场环境变化了,咱们又能在CCTV5听到那句熟悉的"观众朋友们晚上好",谁知道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