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老铁发现,腾讯体育突然不转播NBA了,这事儿在朋友圈炸开了锅。作为资深体育迷,咱得掰扯清楚这背后的弯弯绕绕——到底是钱没谈拢?还是政策卡脖子?今天咱们就深挖三大核心原因,保准让你看明白这场商业博弈的门道!
先说最直接的导火索,NBA这版权费涨得比火箭还快!2019年腾讯刚砸了15亿美金签五年合约,平均每年3亿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今年续约谈判时联盟张口就要价翻倍,每年6亿美金!这可不是小数目啊,相当于要腾讯每天往球场里扔328万人民币。
更扎心的是,现在看付费直播的观众越来越少。以前大家还愿意开个会员看比赛,现在短视频平台各种免费集锦满天飞。腾讯内部数据显示,去年NBA付费用户暴跌40%,这买卖眼看就要亏到姥姥家了。
不过要说最要命的,还得是国家对文娱行业的管控收紧。还记得莫雷事件吗?当时腾讯就停播了半个月,股价直接蒸发200亿。现在监管部门对境外赛事直播的审查越来越严,特别是涉及敏感话题的比赛,平台方分分钟可能踩雷。
最近某球员穿着印有争议标语的球鞋上场,腾讯导播吓得当场切画面。这种如履薄冰的状态,换成哪个平台都扛不住啊!毕竟谁也不想因为转播个篮球赛,把整个公司的合规风险给搭进去。
现在年轻人看球的方式早变样了!抖音、快手这些平台搞的赛事切片,把精彩进球、绝杀瞬间剪成15秒短视频,播放量动不动就破亿。数据显示,超过60%的00后主要通过短视频获取赛事信息。
腾讯花大价钱买全场直播权,结果流量都被短视频平台截胡了。这就像你花高价买整头牛,别人却把最嫩的里脊肉切走卖钱,你说憋屈不憋屈?
现在业内都在传,咪咕视频可能要接盘。他们去年拿下CBA独家转播权后,正憋着劲要搞大动作。不过业内人士透露,就算有人接手,直播模式肯定要大改——可能会采用分球队付费观看,或者搞弹幕互动直播这些新玩法。
也有小道消息说NBA自己在开发官方直播APP,想绕过中间商直接赚球迷的钱。不过按老外的办事效率,等他们搞出来怕是黄花菜都凉了。
这事儿说到底,就是时代变了!观众习惯、政策环境、商业逻辑全在变,平台方光靠砸钱买版权的老套路确实玩不转了。咱们普通球迷也甭着急,说不定过阵子就有更接地气的观赛方式冒出来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