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这几年篮球迷最憋屈的事儿,央视突然不播NBA绝对能排前三!从1987年就开始转播的"老伙计",咋说停就停了呢?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背后的弯弯绕绕,保准让你看完直拍大腿——原来水这么深!
时间倒回2019年10月,时任火箭队总经理的莫雷发了条作死推特支持香港暴乱。这事儿可捅了大篓子,中国篮协直接暂停合作,赞助商集体撤资。当时央视体育频道负责人撂下狠话:"任何挑战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的言论,决不允许传播!"
你品,你细品,这可不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转播问题。NBA总裁肖华后来的"言论自由"论调更是火上浇油,搞得跟菜市场吵架似的——这边坚持底线不能退,那边死要面子不认错,最后可不就谈崩了嘛!
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。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后,文体交流就带着火药味。NBA作为美国文化输出的"排头兵",自然成了敏感地带。有专家统计过,莫雷事件后NBA在中国市场的年损失超过4亿美元,但人家宁可不要这钱也要死撑"价值观",你说气人不气人?
更绝的是,2020年央视开始力推CBA和中超联赛。这招棋下得妙啊——既填补了节目空档,又扶持了本土赛事。现在打开央视五套,满眼都是《篮球公园》《冠军欧洲》,NBA?早被挤到犄角旮旯去了!
别看表面闹得凶,背后还有钱的事儿呢!2015年腾讯5亿美元拿下NBA数字媒体独家版权,这价格比央视当年给的翻了十倍不止。等2019年续约时,腾讯直接砸了15亿美元,把央视彻底挤出了赛道。
现在年轻人都在手机上看球,央视的广告收益自然大不如前。有内部人士透露,停播NBA后央视体育的广告收入反而涨了12%,你说这找谁说理去?毕竟自家联赛的赞助商更舍得掏钱,还不用看别人脸色。
要说NBA不想回来那是假的,今年全明星赛都开始用中文拜年了。但想重回央视,起码得做到三点:官方正式道歉、建立内容审核机制、让出部分商业利益。不过以美国佬的尿性,估计还得扯皮好些年。
眼下最现实的,可能是通过咪咕、快手这些新媒体平台慢慢回暖。但要说回到当年每周四五场直播的盛况,老球迷们怕是得做好心理准备——时代变了,看球的方式也变了。
说到底,NBA停播这事儿就像面照妖镜,照出了文体交流背后的政治角力、商业算计和民心向背。咱普通观众能做的,也就是且看且珍惜,毕竟看球图个乐呵,国家尊严可比篮球重要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