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这事儿说起来,其实早就有苗头了。2019年那个火箭队经理的争议言论,就像颗炸弹似的,直接把NBA和央视的关系炸出了裂缝。记得当时央视体育频道直接暂停转播季前赛,后来虽然短暂恢复过,但现在看来,**那次事件就像扎在肉里的刺,始终没彻底拔出来**。
要说这背后的门道,可不光是面子问题。现在NBA的转播权价格,那真是坐火箭似的往上蹿。腾讯体育5年15亿美元的合约,比央视当年的转播费高出了好几倍。央视这边也得算经济账啊,毕竟广告收入和版权成本得平衡。再说了,现在年轻人都在移动端看球,电视台的收视率确实不如从前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中间还有个"面子工程"。NBA这些年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,但某些球队管理层的操作,确实让人看着来气。就像街坊邻居说的:"吃着咱的饭,还砸咱的锅,这事儿搁谁身上能忍?"
对于咱们这些老球迷来说,刚开始确实不适应。以前每到周末,守着CCTV5看姚明、看科比,那都是青春记忆啊。现在得在各个视频平台之间跳来跳去,有的要会员,有的要单独付费,确实不如以前方便。
不过年轻人倒是无所谓,他们本来就更习惯用手机看直播。像腾讯体育的弹幕互动、多机位选择,确实比电视台转播更有趣味性。但有个问题啊——**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中老年观众,他们不会用智能设备,这下可真是被挡在门外了**。
先说最现实的情况:短期内央视复播可能性不大。现在央视体育频道把资源都倾斜到CBA、中超这些本土赛事了,还有欧洲杯、奥运会这些国际大赛撑着场子。
不过NBA那边也没闲着,听说他们正在尝试新的合作模式。比如跟短视频平台合作赛事集锦,或者搞些线上互动活动。这招挺聪明,既避开了敏感地带,又能维持曝光度。
还有个可能大家没注意到的点——地方体育频道。像广东体育、上海五星体育这些,偶尔还能看到NBA转播。这说明什么?**赛事转播权可能存在分级授权的情况**,央视不播不代表其他地方台不能播。
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观赛圈子分化了。以前大家看的都是同一场转播,现在有人看腾讯的超清直播,有人找盗链资源,还有人在虎扑看文字直播。这种碎片化趋势,让球迷社群少了些共同话题。
不过也有好的一面,现在球迷能接触到的内容更丰富了。原声解说、技术分析、球员视角,这些多元化的观赛选择,倒是培养出不少硬核球迷。就像我认识的老张头,六十多岁的人了,现在居然学会用二倍速看比赛回放,还说"这样省时间看得过瘾"。
总的来说,央视停播NBA这事儿,既是国际关系在体育领域的投射,也是媒体生态变革的必然结果。咱们作为球迷,既要理解大环境的变化,也要主动适应新的观赛方式。说不定哪天,NBA会用更合适的方式回归主流平台,到那时候,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