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发现,想看NBA直播越来越难了。从电视台到网络平台,转播场次肉眼可见地减少,甚至出现"文字直播当饭吃"的尴尬场面。这到底是为啥?咱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背后的弯弯绕绕。
先说最直接的——**版权费涨得比房价还猛**!2015年腾讯5年5亿美刀拿下独家,到2020年续约直接飙到15亿,这数字把国内平台都吓懵了。隔壁某平台运营老哥跟我吐槽:"现在放场湖人比赛,光版权成本就得摊到每分钟2000块,广告收入连零头都够不着!"
更扎心的是付费会员模式在国内水土不服。别看网上喊"湖人总冠军"的铺天盖地,真让大伙掏钱买会员?十个里有八个立马装掉线。平台算盘打得噼啪响,结果发现收的会员费还不够给肖华(NBA总裁)塞牙缝。
2019年火箭队经理那条作死推特,直接把NBA推进火坑。虽然事情过去快五年了,但**政治敏感度这根弦始终绷着**。去年某地方台试水转播,解说员说到"火箭队"仨字时突然消音,这操作把观众都整不会了。
有内部人士透露,现在平台审片比高考阅卷还严。解说词得提前三天送审,遇到涉及香港、台湾的术语立马打回。有回解说员随口说了句"湾区勇士队",差点被扣上"地域错误"的帽子,你说这谁还敢随便播?
别看CBA以前被吐槽"菜鸡互啄",现在可支棱起来了!上赛季总决赛收视率同比涨了40%,姚明搞的选秀大会也整得有声有色。**政策风向明摆着要扶持自家孩子**,有个平台老总酒后吐真言:"播NBA就像给别家养娃,播CBA才是亲儿子"。
更绝的是教育部去年发文,要求校园体育赛事优先使用国产赛事素材。这下可好,学校多媒体教室放的都是CBA集锦,孩子们张口就是"郭艾伦牛逼",NBA?那得往后稍稍。
广告商现在也学精了,NBA赞助合同里必须加"突发舆情条款"。去年某运动品牌因为球星涉政被抵制,三个月亏掉全年预算,现在投广告都绕着NBA走。反观CBA赞助商,从手机到白酒排着队送钱,毕竟**安全系数高得多**。
还有个冷知识:现在直播平台宁可重播十年前经典赛事,也不愿买新赛季转播权。为啥?老比赛版权费便宜啊!有运营小哥苦笑:"观众看乔丹虐菜也能嗨,我们成本降八成,双赢!"
业内人士分析,**短期别指望全面复播**。不过暗流正在涌动:听说几家平台准备搞"分账模式",用户看广告平台分收入;还有传言说NBA打算推出"中国特供版"流媒体服务。要我说啊,哪天要是突然恢复直播了,八成是腾讯和咪咕又找到新羊毛可以薅了。
说到底,NBA直播这事儿就像谈恋爱,光有激情不够,还得看家境、三观、时机。咱球迷现在能做的,要么练好英语翻墙看原声,要么跟着政策走改粉CBA——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