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央视5不播NBA这事儿啊,得从2008年姚明时代说起。当年央视用白菜价拿下转播权,每赛季只要1000万美元,现在NBA开口就要「每年3.7亿美金」的天价,这数字听得人直嘬牙花子!
您琢磨啊,央视现在重点推「本土赛事IP」,CBA、中超这些自家孩子不香吗?加上NBA这几年在中国市场遇冷,莫雷事件后广告商撤资像退潮似的。有内部人士透露,去年央视NBA时段的广告收入缩水近40%,这买卖怎么看都亏得慌。
消息一出,各大篮球论坛直接炸窝。有位辽宁老哥在虎扑吐槽:"咱东北冬天凌晨三点裹着棉被看湖人,这下连这点仪式感都没了"。不过年轻球迷倒淡定,95后小张说:"现在谁还守电视啊?手机点开腾讯体育,还能发弹幕跟网友互喷呢!"
这波代际差异忒有意思——70后80后怀念的是「全家围坐看央视解说」的情怀,而Z世代早把观赛场景搬进了地铁、奶茶店甚至厕所隔间。数据显示,2023年通过移动端观看NBA的占比已突破82%,这数字搁十年前谁敢想?
别慌!虽然央视撤了,但咱中国球迷的观赛地图可没塌方。腾讯体育手握独家数字媒体版权,每赛季直播超1000场,还能选择原声解说。咪咕视频则玩起黑科技,「5G+4K/8K」画质看得人毛孔都清晰。
有个冷知识您可能不知道:现在通过「央视频APP」还能看NBA集锦!虽然不直播完整赛事,但每日十佳球、赛事精华这些下饭视频管够。对了,油管上的NBA官方频道也是个宝藏,英文好的朋友可以解锁原汁原味的美式解说。
这波操作背后藏着大棋局。体育总局去年发布的《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》白纸黑字写着要「培育本土赛事品牌」,您品,您细品!CBA现在场均观赛人次突破2000万,周琦加盟上海男篮的新闻阅读量碾压同期NBA资讯。
再说个扎心的——NBA中国区营收从巅峰期的40亿元跌到如今不足15亿,而CBA商业价值三年翻了三倍。某体育营销公司老总跟我说:"现在品牌方都学精了,与其砸钱在飘忽不定的国际IP,不如深耕本土化赛事」,这话糙理不糙啊!"
<结语> 央视5与NBA的分道扬镳,既是商业博弈的必然,也是时代浪潮的缩影。对于咱普通球迷来说,观赛方式在变,热爱从未改变。说不定这事儿还能倒逼出更多创新——比如VR观赛、元宇宙球场这些黑科技,指日可待!最后送大伙儿句话:篮球永不熄火,咱们换个场子接着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