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-04赛季开打前,火箭训练馆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"姚的勾手比萨博尼斯还丝滑"。这个22岁的大个子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水货状元——**场均得分暴涨5.3分**,篮板数从8.2个提升到9个,更恐怖的是他的投篮命中率从49.8%飙升至52.2%!
记得那年打老鹰的双加时大战吗?姚明硬生生打了50分钟,抓下20个篮板还送出4记火锅。解说员当场喊破音:"这哪是二年级生?分明是穿着火箭球衣的贾巴尔!" 这场球之后,道森经理连夜给老板亚历山大打电话:"我们得给姚找个超级后卫,就那个魔术队的1号!"
2004年2月13日,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,当斯特恩念出"姚明"这个名字时,现场2万名观众集体倒吸凉气——这个中国小伙的得票数居然比三连冠的奥尼尔多出30万张!
你知道吗?当时美国媒体集体炸锅,《体育画报》直接刊登专题《姚明现象:篮球世界的911事件》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姚明为此付出的代价:每天加练500次勾手,休赛期增重8公斤肌肉,甚至专门请播音教练纠正英语发音。队友卡托有次吐槽:"姚的手机永远在响,不是广告代言就是央视采访,这家伙简直在打两份工!"
2004年4月1日火箭对阵篮网的比赛,创下央视体育频道5.2%的逆天收视率——相当于1.2亿中国观众同时收看!NBA总裁斯特恩后来在自传里写道:"姚明登陆后,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三年翻了三番,这比乔丹带来的全球化冲击更猛烈。"
最绝的是姚氏幽默征服美国观众。有次TNT记者问他:"听说你妈妈做饭特别棒?"姚明眨眨眼:"是啊,不过她现在最拿手的是德州牛排。"这种文化破冰能力,让锐步敢砸下1.2亿美元签下十年长约,要知道当年詹姆斯的新秀合同才900万!
虽然火箭最终45胜37负排名西部第七,但看过那年比赛的都懂——弗朗西斯和莫布里的浪投简直是在犯罪!最扎心的是对阵爵士的卡位战,姚明明明砍下27+14,结果最后时刻被基里连科抢断绝杀。更衣室里,姚明用毛巾捂着脸说:"要是我的卡位再硬点..."
不过正是这些遗憾埋下伏笔。赛季结束后,火箭果断交易来麦迪,姚明也悄悄把卧推重量加到140公斤。后来他在纪录片里回忆:"2004年就像高考复读,虽然没考上清北,但让我看清了差距在哪里。"
(结语)如今回看2004年的姚明,就像见证移动长城的第一块砖。他不仅刷新了NBA对国际球员的认知,更重要的是让13亿人养成了看NBA直播的习惯。就连周琦被火箭选中时,美媒标题都是"下一个姚明"——这就是2004年埋下的种子,在二十年后仍在开花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