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老铁都在问:咋刷短视频都能看NBA集锦,正经直播却找不着?这事儿背后藏着价值百亿的版权博弈——从腾讯天价合约到期到咪咕入局争夺,从国内联赛保护政策到会员付费模式遇冷,咱今儿就掰开揉碎了唠明白。
要说NBA直播消失的核心导火索,还得从2019年腾讯体育那波操作说起。当时他们砸下5年15亿美元的天价续约费,算下来单赛季就要3亿美金。这钱搁现在看,简直像在拉斯维加斯赌桌上All in——疫情后赛事缩水、广告主撤退,加上短视频平台分流观众,去年腾讯体育NBA版块直接亏了2.3亿。
举个栗子,勇士打凯尔特人的总决赛,腾讯直播间贴片广告位从每场500万跳水到80万。赞助商也不是傻子,现在年轻人刷个30秒集锦就划走,谁还守着两小时的直播啊?这买卖明显不划算了...
眼尖的观众应该发现了,以前常看的广东体育、北京体育这些地方台,现在播的都是CBA和全运会。这事儿跟2021年广电总局45号文件直接相关——白纸黑字写着要优先保障国内赛事转播,国际赛事引进必须严格审批。
说白了就是保护自家联赛,毕竟CBA的商业价值还不到NBA的十分之一。像辽宁台去年转播CBA季后赛,当地啤酒品牌的赞助费直接翻了三倍,这可比转播湖人队的比赛划算多了。但你说球迷乐不乐意?我邻居王叔就天天念叨:"整这些虚的,我想看詹姆斯扣个篮还得翻墙!"
现在打开体育APP,那叫一个乱套!腾讯手握NBA短视频版权,咪咕买了直播权却要单独开会员。有数据统计,想看全赛季直播起码得花698元/年,比三大视频平台打包价还贵。更绝的是,关键场次还搞"付费解锁",掘金打热火的总决赛G5,单场收费12块,气得网友直骂:"这是看球还是买股票呢?"
平台也有苦说不出。去年咪咕光服务器成本就烧了4个亿,结果付费会员转化率不到3%。某内部员工私下吐槽:"现在搞体育直播就跟开火锅店似的——装修比菜品花钱多,来的都是蹭小料的..."
要说这事儿真没解了吗?倒也不是。首先VR直播技术开始冒头,去年微软给独行侠主场装的全景摄像头,让观众能360°围观东契奇运球,这种沉浸式体验说不定能拉回观众。其次版权费正在理性回调,听说NBA联盟最近主动把中国区转播权拆分成直播、点播、短视频三块卖。
最关键的还是国内联赛要争气。就像周琦在NBL练级回来后,CBA收视率确实涨了一波。要是咱们自己也能培养出世界级球星,谁还天天盯着大洋彼岸的球赛啊?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总之啊,NBA直播这档子事,表面看是资本博弈,往深了说是整个体育产业转型的阵痛期。作为老球迷,咱不妨先看看欧洲篮球联赛解解馋,指不定哪天打开电视,熟悉的解说声又回来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