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腾讯体育因为NBA直播的骚操作被推上风口浪尖,从会员涨价到广告泛滥,从技术卡顿到解说争议,这波操作直接把球迷整破防了。咱今天就唠唠这些骚操作背后的门道,带你看清资本吃相有多难看。
先说最让球迷炸毛的会员体系。腾讯体育的会员价格三年涨了三次,现在单赛季通票要卖到588块,比疫情前直接翻了个跟头!更离谱的是,就算你开了会员,比赛里照样给你插贴片广告——暂停时放广告就算了,连罚球间隙都硬塞15秒广告,这操作简直是把用户当韭菜割啊。
有老哥算过账,看一场比赛要被广告打断七八次,全场比赛下来光广告就得看十来分钟。更绝的是,腾讯还搞了个"会员中的会员",想看4K画质得再掏钱,想看多机位视角还得另外付费,这套娃式收费把球迷整得直呼"玩不起"。
要说最让球迷血压飙升的,还得是直播事故。上个月湖人勇士的焦点战,腾讯直播直接卡成PPT,关键时刻画面定格整整3分钟。比赛结束后论坛直接炸锅,有暴躁老哥吐槽:"这直播质量对得起我588的会员费?还不如看盗链流畅!"
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翻车了。去年季后赛期间,腾讯服务器连续三天崩溃,最夸张的时候20万观众同时掉线。技术团队的解释倒是轻飘飘:"突发流量超出预期",可问题是你家收会员费的时候,咋不说流量超出预期呢?
除了硬件问题,软实力也拉胯得厉害。现在腾讯的解说席充斥着"气氛组"——不是网红就是跨界明星,真正懂球的老解说反倒被边缘化。有场火箭队的比赛,某流量解说把申京叫成"申公豹",还全程把挡拆战术说成"二人转",气得资深球迷直拍桌子。
更迷的是解说立场严重偏颇,但凡有国内球员的比赛,解说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无脑吹。有网友调侃:"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《感动中国》特别节目,吹得我脚趾头能抠出三室一厅。"
面对腾讯的作死行为,竞争对手可没闲着。咪咕直接推出"NBA骨折价套餐",新用户首月只要6块钱;快手更是玩起免费直播,靠着弹幕文化吸引年轻观众。据第三方数据显示,腾讯体育NBA的月活用户同比暴跌37%,这波流失恐怕很难挽回了。
说到底,用户不是傻子。当平台把利益凌驾于体验之上,球迷自然会用脚投票。现在贴吧、虎扑上到处是找免费资源的教程,甚至有人宁愿看英文原声直播也不愿受这窝囊气。这场面,真应了那句老话——不作死就不会死。
眼瞅着NBA新赛季就要开打,腾讯要是再不拿出诚意,恐怕真要凉凉。毕竟球迷要的很简单:流畅的比赛、干净的观赛环境、专业的解说。这些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,玩再多花活也是白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