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兄弟伙些,最近是不是发现手机电脑上找英超直播跟寻宝似的?咱们今儿就来摆哈这个悬龙门阵——英超为啥突然在中国断粮了?莫慌,这里头既有资本市场的明争暗斗,也有政策红线的若隐若现...
要说英超这金疙瘩,那可是全球最贵的足球联赛版权。2023年最新数据,光在英国本土就卖了51亿英镑,这还只是国内转播权!
国内平台之前可是砸锅卖铁也要抢这块肥肉。记得2020年PP体育和英超签的3年7.21亿美元合同不?结果刚播1年就扛不住了——平均每年要烧掉2.4亿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那可是15个小目标!
更绝的是英超联盟今年新开的"分时段竞价"玩法,把早场、黄金档、深夜场拆开卖。这下可把国内平台整懵圈了,**就像火锅店把毛肚鸭血分开卖,总价直接翻倍**,哪家吃得消嘛!
现在国内这几家视频巨头,活脱脱演了出《鱿鱼游戏》。优酷刚续了德甲,腾讯握着欧冠,咪咕死磕五大联赛打包套餐...
但英超这块硬骨头谁都不敢轻易下嘴。去年某平台高管私下说过:"现在买英超就像炒股,搞不好就套牢在山顶。"这话不假,看看隔壁NBA版权费从5年15亿美金砍到3年7亿,就知道市场多凉了。
更关键的是用户增长见顶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体育直播用户规模已经连续3个季度在1.2亿上下打转。**说白了就是池子就这么大,各家只能抢着分蛋糕渣**。
别以为这只是钱的事!去年网信办发布的《互联网直播管理规定》明确要求,境外赛事直播必须"符合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"。这12个字的水有多深?看看NBA莫雷事件就知道。
今年初还有个插曲,某平台转播英超时突然弹出博彩广告,直接被约谈整改。现在主管部门对赛事直播的审查,细到连解说词都要过三遍筛子。
更绝的是外汇管制这道坎。英超版权费可是要真金白银汇到英国的,这两年外汇管理局对文化类项目审批愈发严格,**有时候钱到位了,批文却卡在半路**,你说急不急人?
咱摸着良心说,英超这时间安排对中国球迷太不友好。黄金档比赛基本都在北京时间凌晨,看看人家西甲德甲,周末下午场多得是。
数据不会骗人:2022年英超中国区场均观看人数比西甲少43%,但版权费却是西甲的2.6倍!广告商也不傻,凌晨三点插广告,效果还不如小区电梯里的健身广告。
有平台运营算过账:**一场英超的流量收益,还不够付解说员加班费的夜宵钱**。这么亏本的买卖,资本家又不是做慈善的。
不过也别太悲观,业内风声说英超联盟正在研究"中国特供版"方案。可能把转播权拆得更碎,比如单卖豪门球队的比赛,或者推出纯解说权套餐。
还有个野路子——学NBA搞短视频直播权。现在抖音快手不是火嘛,要是能谈下5分钟赛事集锦的实时播放权,既避开了天价版权,又能蹭短视频流量,这不就盘活了?
说到底,英超要想重回中国屏幕,得学会"入乡随俗"。就像重庆火锅到了上海要减辣,英式足球转播也得摸着中国市场的石头过河。咱们就搬好小板凳,等着看这场商业大戏怎么收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