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老铁在后台疯狂私信问:"为啥央视突然不转NBA了?以前可是天天追着看姚明啊!"这事儿说来话长,咱们今天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,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里头的门道。
2019年10月5号这个日子,相信很多篮球迷都记得清清楚楚。当时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在推特上整了个大活——发了张支持香港暴乱分子的图片。好家伙!这就像往油锅里泼凉水,瞬间炸开了锅。
央视当时反应那叫一个快,24小时内直接下架所有NBA节目。体育频道负责人撂下狠话:"任何挑战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的行为,在我们这儿绝对零容忍!"这句话现在看依然铿锵有力。
这里要划重点:国家主权问题从来都是底线中的底线。NBA虽然商业价值高,但在大是大非面前,咱们的媒体平台向来立场坚定。这事儿之后,腾讯体育虽然恢复了部分转播,但央视至今没松口。
说到钱的事儿,那可有得聊了。NBA的转播权价格这些年坐着火箭往上涨,2015年腾讯5年5亿美元拿下独家,到2020年续约时直接飙到15亿美元。这数字看得人眼晕,央视作为传统媒体,确实扛不住这么烧钱。
再说广告这块,现在年轻人都在手机上看比赛,电视开机率年年走低。去年有个数据说,18-35岁观众里,87%的人选择移动端看球。央视花大价钱买转播权,结果广告商不买单,这买卖换谁都得掂量掂量。
不过也有业内朋友透露,其实央视手里还握着转播权,就是憋着劲儿等合适时机。毕竟NBA这几年在中国市场缩水严重,从巅峰期年赚12亿美元跌到现在不到5亿,这谈判桌上谁更有底气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。
不知道大伙发现没,现在央视五套的节目单越来越"国字头"了。冬奥会、CBA、中超这些本土赛事占据黄金时段,连村BA这种民间赛事都能混个专题报道。这背后藏着大棋局——推动体育产业国产化。
看组硬核数据:CBA上赛季收视率同比涨了23%,李宁、安踏这些国货在篮球领域的投入翻着跟头往上涨。反观NBA中国赛,去年上海站的票价跌到黄牛都要倒贴钱。这风向变得,比川剧变脸还快。
再说个接地气的,现在二三线城市篮球馆里,穿易建联球衣的小年轻明显多了。有个教练跟我说:"以前孩子们开口闭口都是詹姆斯,现在聊周琦、郭艾伦也能唠半天。"这种变化,可比收视率数字更有说服力。
最近NBA新总裁萧华隔三差五示好,又是祝贺春节,又是说要深化合作。但明眼人都看得出,双方真正的破局点还没到来。政治红线、商业利益、民意基础这三座大山,少搬动一座都难成事。
不过话说回来,体育终究是沟通的桥梁。就像当年"乒乓外交"能融化坚冰,说不定哪天央视和NBA又能握手言和。但前提很明确——NBA必须拿出实际行动,而不是光打嘴炮。
最后给铁子们留个思考题:如果明天央视突然复播NBA,你会马上打开电视支持,还是继续在腾讯体育看解说?欢迎评论区唠唠你的真实想法!
(全文完,共计1180字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