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打开腾讯体育app的老铁们估计都懵了——说好的NBA直播呢?作为国内独家转播平台,腾讯突然"断更"引发全网热议。这波操作背后既有商业博弈的刀光剑影,也藏着政策监管的微妙信号。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,顺便给着急看球的兄弟支几招。
先说最直接的导火索——版权费谈崩了。要知道2019年腾讯可是砸了15亿美金签下5年合约,平均每年3亿刀。但现在续约谈判据说卡在价码上,NBA那边狮子大开口要涨到每年5亿,这搁谁都得掂量掂量。
再说说政策层面的考量。自打莫雷事件后,NBA在国内就变得敏感起来。今年美国又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,相关部门对美方文化产品的态度更趋谨慎。有内部人士透露,最近三个月NBA直播的场均观看量,比去年同期足足少了40%。
还有腾讯自身的战略调整。他们最近在大力推自制赛事和电竞内容,光是《王者荣耀》职业联赛的招商就破了5亿。相比之下,NBA这个"舶来品"的投入产出比,在集团内部确实要重新评估了。
别急着摔手机!虽然腾讯不播了,咱们还有这些招儿:
1. CCTV5偶尔会转播焦点战,特别是周末的黄金时段。不过频次确实少,适合佛系看球的兄弟。
2. 咪咕体育最近在发力,据说正在接触版权方。他们的4K画质是真香,但解说阵容嘛...你懂的。
3. 国际平台像NBA League Pass,不过年费要200刀起,还得挂VPN。这里得提醒下,翻墙看球有法律风险,搞不好会被请去喝茶。
这次事件可不止影响球迷看球这么简单。体育营销圈已经炸锅了——安踏刚签的克莱·汤普森代言怎么办?李宁给韦德的终身合同还怎么玩?某运动品牌市场总监跟我吐槽:"我们今年30%的营销预算都押在NBA相关资源上,这下全打水漂了。"
更值得关注的是内容生态的变化。现在打开腾讯体育,首页推的都是CBA和超三联赛。据说姚明团队正在和平台接触,想借这个机会把本土赛事推到C位。这波操作要是成了,中国篮球的商业化说不定能迈上新台阶。
最后给大伙儿吃颗定心丸:据可靠消息,腾讯和NBA的谈判还没完全破裂。双方可能在等11月中期选举后的政治风向,毕竟商业从来都跟着政局走。咱们普通球迷能做的,就是备好几包瓜子,坐等这场商业大戏的下一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