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英超赛季堪称神仙打架,曼城百分夺冠、凯恩金靴三连庄、卢卡库转会大戏,现在回想起来都让人热血沸腾!不过当年找直播源可真是让球迷操碎了心——电视台版权分散、网络平台竞争白热化,今天咱就带大家复盘一波,顺便给需要回看经典赛事的老铁们指条明路!
先说免费的野路子,当年可是养活了一大波学生党和流量党。央视五套偶尔会转播焦点战,特别是碰上双红会、北伦敦德比这种重头戏,但解说嘛...你懂的,总感觉少了点英超那味儿。
地方台才是真香现场!广东体育、上海五星体育这些老牌频道,不仅解说专业,还会穿插粤语评述——不过要小心突然插播本地广告!最绝的是有人用卫星锅接收东南亚信号,画质虽然糊得像马赛克,但架不住人家场场不落啊!
网络平台当时正处在野蛮生长期,新浪体育、PPTV这些平台经常搞限免活动。记得有个骚操作:用境外邮箱注册能白嫖3天会员,这羊毛当年被薅得平台连夜改规则。不过免费直播最大的痛点就是卡顿,进球瞬间转圈圈能急得你砸键盘!
要说观赛体验,还得看付费平台。新英体育当时手握独家版权,会员分为死忠通和全季通两种——死忠通能看单队所有比赛,对学生党特别友好,38轮算下来每场不到2块钱!
腾讯体育后来居上,靠着豪华解说阵容圈粉。詹俊+张路的"相声组合"、李毅大帝的蚌埠方言解说,现在想想都是经典回忆杀。不过当年有个奇葩设定:手机端和电视端要分开付费,害得多少人举着手机投屏被媳妇骂!
乐视体育那时候还是土豪玩家,299元赛季包送定制周边。记得有铁杆球迷集齐了20支球队的纪念勋章,现在这些绝版周边在闲鱼上都能卖出高价——谁能想到当年看球还成了理财产品?
留学生和海外务工的老铁们,当年主要靠ESPN、Sky Sports这些国际平台。有个冷知识:马来西亚Astro频道居然有马来语解说英超,听着"Gol! Gol! Gol!"的魔性喊声,别有一番风味!
VPN翻墙看国内平台也是常规操作,不过要注意时差问题。伦敦下午3点的比赛,北京已经是深夜11点,而美国西海岸更是大清早5点——多少打工人定好闹钟爬起来,看完球直接去上班,这绝对是真爱啊!
移动端看球在2017年开始爆发,PP体育APP当时搞了个黑科技:多镜头切换功能,可以同时看主镜头、战术镜头甚至替补席,可惜太烧流量,一个月20G都不够造!
咪咕视频当时还是新人,靠着免流量服务杀出重围。和移动合作推出的"看球包",每月30元包含40G定向流量,宿舍断电后猫在被窝看球的大学生简直狂喜!不过遇到关键比赛,服务器经常崩,还得配合网页版才能救命。
现在回看2017英超,不只是怀念那些经典赛事,更是感慨观赛方式的沧海桑田。从到处找盗链到正版平台遍地开花,从480P标清到4K HDR,唯一不变的是球迷们的热爱。最后提醒各位:看回放也要认准正规渠道,支持版权才能让足球生态更健康!顺手点个关注,下期带你扒一扒英超转播背后的资本大战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