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现在看NBA直播最魔性的体验,除了神仙球就是见缝插针的广告了。从腾讯体育的"前方高能休息五分钟"到咪咕的"战术板变购物车",这些金主爸爸们硬是把篮球赛玩成了广告创意大赛。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,这些价值千金的30秒究竟藏着多少门道。
现在的中场休息啊,早就不是单纯让球员喘口气了。去年总决赛G5的中场广告位,15秒报价直接飙到180万!
你细品这些广告套路:有让球星穿着新款战靴玩"慢动作回放"的,有把三分线P成信用卡额度的,最绝的是某外卖平台直接把替补席拍成了"骑手休息站"。
要说最会玩的还得是运动品牌,去年安德玛搞了个"即时数据广告",库里刚投进三分,大屏幕立马弹出他脚下球鞋的科技参数。这种骚操作,球迷想不注意都难!
现在看直播经常怀疑自己眼花了——明明记得场边是某汽车广告,怎么暂停回来就变饮料了?
这就是最新的虚拟动态广告技术,通过AI实时替换不同区域的广告画面。联盟去年靠这招多赚了2.3亿刀!地域定向投放更绝,上海观众看到的是某本地奶茶,东北老铁那边可能就变成烧烤调料广告了。
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,去年有场比赛虚拟广告把球员的脚踝P没了,直接冲上热搜。金主爸爸们这是花钱买了个段子啊!
每次广告时间弹幕都在刷"又恰饭",但大数据不会说谎:去年双十一期间,直播间边看边买功能让某运动品牌的转化率暴涨470%!
现在的广告早就不是单纯洗脑了,某快餐品牌搞的"得分就发优惠券"活动,勇士队每得10分就解锁不同折扣。那段时间球迷比教练还着急,看见球员打铁恨不得自己上场。
说到底,好的直播广告得让观众觉得占了便宜。就像某啤酒广告的经典台词:"你负责看神仙打架,我负责给你冰镇快乐",这波心理战打得漂亮!
NBA的广告位分配可比宫斗剧还精彩,据说某手机品牌为了避开竞品,专门要求自己的广告前后30秒不能出现其他手机广告。
今年新出的"即时重播广告"更狠——哪个球员打出好球,立刻插播他代言的产品。这种玩法直接把广告价值跟球员表现挂钩,难怪老詹最近总在替补席狂喝某功能饮料,这是给自己代言的品牌加戏呢!
不过要说最大赢家还是平台方,腾讯体育去年靠动态广告分成多赚了8位数。现在连解说都得考"广告口播资格证",毕竟念错金主爸爸名字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说到底,NBA直播广告就像球场边的拉拉队,你嫌她吵吧,但真要没了还真觉得缺点啥。下次看比赛时不妨留意下这些创意广告,说不定比某些垃圾时间还有意思呢!
下一篇: 乐视湖南卫视体育直播网:免费睇粤语赛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