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老球迷,最近总被问"央视咋不播英超了?",这事儿说来话长。其实这背后藏着体育赛事版权的腥风血雨,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讲讲,从版权费暴涨到转播策略大调整,每个环节都够拍部商战剧。
英超这棵"摇钱树"的转播权价格,十年间翻了近20倍!2010年新英体育3年合约才2亿美元,到2019年苏宁直接砸下7.21亿英镑(约64亿人民币)拿下2019-2022赛季。这数字啥概念?相当于每天要烧掉586万人民币,央视作为传统媒体,哪扛得住互联网新贵的金元攻势?
更绝的是,英超联盟搞起了"独家分销"策略。从2018年开始,中国大陆的转播权必须打包出售,不允许拆分直播和点播权。这就把报价门槛直接拉到十亿级别,逼得CCTV5只能摇头退出牌桌。
爱奇艺、咪咕这些视频网站,人家压根不靠转播权赚钱——会员费、广告植入、周边商城,玩法多得是。去年咪咕为了抢欧冠版权,眼都不眨就掏出20亿。反观央视,主要收入还是广告+频道订阅,根本玩不起这种"赔本赚吆喝"的资本游戏。
更气人的是,新媒体还搞"技术碾压"。4K+HDR画质、多语解说、实时数据弹幕,这些花活把年轻观众全拐跑了。有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:18-35岁观众群中,新媒体平台观看率已经突破70%,传统电视台能不着急吗?
不知道大家注意没,这两年央视5套凌晨时段越来越爱放录播了。除了版权费问题,还有个隐情——国家广电总局对境外赛事直播有时段限制。英超经常在北京时间深夜开踢,这跟广电要求的"健康作息"宣传方向确实有冲突。
再者说,央视作为国家喉舌,在内容审核上必须慎之又慎。英超赛场时不时冒出些敏感元素,比如某队突然穿个争议标语袖标,导播冷汗都能吓出来。相比之下,买中超、CBA这些本土赛事,既安全又符合政策导向。
虽说看不了央视解说,但咱们法子多的是!手机装个咪咕体育APP,地铁上就能看直播;家里电视接个当贝盒子,爱奇艺体育的4K画质比电视台还清楚。要是嫌会员太贵,去虎牙、斗鱼找免费直播间,虽然画质差点,但弹幕热闹啊!
不过得提醒大伙儿,最近网信办在严打盗播。上个月刚有个网站老板因为转播英超被判了三年,想看球还是得走正规渠道。其实各大平台经常搞活动,像618期间爱奇艺体育会员5折,算下来一场球不到2块钱。
业内朋友透露,英超联盟正在酝酿新模式——分拆俱乐部转播权。就是说未来可能单独买曼联、利物浦的比赛权,这对央视倒是利好。毕竟只买焦点战的话,成本能压下来七八成。
还有个变数是5G技术普及。听说央视正在和移动合作开发"云包厢"观赛,用VR技术还原现场氛围。要是真能实现,说不定哪天咱们在CCTV5看到的英超直播,比现场还带劲!
说到底,版权战争没有赢家。咱们球迷就像武侠小说里抢秘籍的江湖客,平台打得头破血流,最后秘籍涨价的还是卖书人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——只要热爱在,精彩永不落幕。打开手机,英超照样看;约上兄弟,啤酒照旧喝。这才是足球该有的样子,您说是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