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还得从2019年莫雷事件说起,当时火箭队总经理的一条争议推特,直接让NBA在中国市场栽了大跟头。央视和腾讯接连暂停转播,每年上百亿的转播合同说停就停。现在三年多过去了,NBA直播虽已恢复,但合作模式早就变了天...
要说这体育赛事和政治扯上关系,NBA可不是头一遭。但莫雷那句"为自由而战"的推文,正正踩中了香港问题的雷区。**央视当天就发声明暂停转播安排**,腾讯体育也紧急撤下所有宣传物料。您瞅瞅,这反应速度比篮球快攻还利索!
其实中方的态度很明确——体育归体育,**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没得商量**。NBA总裁肖华那套"言论自由"的辩解,在国内社交媒体直接被骂上热搜。这事儿说白了,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经典翻车案例。
您知道NBA每年从中国市场赚多少吗?光腾讯那份5年15亿美元的转播合同,就占联盟总收入的10%。更别提李宁、安踏这些赞助商,还有球星代言的雪糕、运动鞋...**停播第一年联盟直接蒸发3.7亿美元**,火箭队市值暴跌8个亿。
最惨的是那些刚花大价钱买会员的球迷,眼瞅着新赛季要开打,突然转播说没就没了。当时贴吧里满屏都是"退钱哥"的表情包,腾讯体育的客服电话直接被打爆。
憋了整整12个月,NBA开始玩"曲线救国"。先在油管开通中文频道,又让球星录春节拜年视频。最绝的是2021年总决赛,**腾讯悄悄恢复图文直播**,解说词里把"火箭队"全改成"某西部球队"。
这种"戴着镣铐跳舞"的合作模式,您说别扭不别扭?但商业面前谁都得低头。去年勇士队夺冠时,央视突然复播总决赛,虽然只播了最后两场,信号还时不时卡顿,但明眼人都懂——这冰层开始融化了。
要说这事儿给体育界啥教训?**文化差异不是挡箭牌,商业合作得有政治敏感度**。看看英超处理类似问题多鸡贼,遇到涉港话题立马装傻,解说员恨不得把嘴缝上。
现在NBA学乖了,球队总经理的社交媒体账号全被联盟监管,球员参加中国行前还得上"文化培训课"。您说这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?但没办法,毕竟30亿观众的市场,谁舍得真放弃啊!
说到底,体育从来就不是真空地带。就像姚明当年说的:"篮球能把世界连在一起,但前提是大家得在同一个球场打球。"如今NBA和中国市场的这场博弈,还在寻找新的平衡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