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全球商业价值最高的足球联赛,英超版权的争夺战年年上演"神仙打架"。从中国市场的爱奇艺、咪咕双雄割据,到英国本土天空体育的亿元级投入,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背后,藏着球迷看不见的资本博弈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,聊聊这价值千金的英超转播权到底被谁收入囊中,各家平台又为此砸了多少真金白银。
眼尖的球迷应该发现了,这两年看英超直播得在爱奇艺体育和咪咕视频之间"二选一"。这事儿得从2022年说起——当时英超联盟搞了个"分散销售"策略,把2022-2025赛季的中国大陆版权拆成了独家全端和互联网非独家两份。
先说重点:**爱奇艺体育拿下的是独家全端版权,据说三年花了4亿美元(约28亿人民币)**。这价格比起当年苏宁7.21亿美元打包6年版权确实降了,但考虑到疫情后市场环境,也算合理价位。咪咕视频则通过分销获得非独家网络版权,具体金额没公开,业内估计在1-1.5亿美元区间。
这里有个冷知识:早些年新英体育(现爱奇艺体育)可是英超版权的"钉子户",从2010年就开始代理分销。要说他们这次敢下血本,估计是看准了英超在凌晨时段的"死忠粉效应"——别看比赛时间阴间,付费用户粘性可是杠杠的。
要说英超版权费的"天花板",还得看本土市场。2022年英超联盟搞了史上最大规模招标,**2025-2029赛季的英国本土版权打包价高达67亿英镑(约合610亿人民币)**,天空体育和TNT Sports(原BT Sport)两家吃下全部蛋糕。
具体拆分看:天空体育每年要播215场,单赛季成本约12亿英镑;TNT Sports拿下52场,年均花费3亿英镑。这价格比上个周期涨了4%,可见英超联盟的议价能力有多恐怖。
其他地区也不遑多让: - 美国市场:NBC续签6年合同,总价27亿美元 - 中东地区:beIN Sports豪掷5亿美元买断5年版权 - 东南亚:新加坡电信旗下FTA组合拳拿下,金额保密但至少3亿美元起步
可能有人要问:花几十亿买版权图啥?这里头门道可深了。首先英超每年38轮380场比赛,**场均观看人次超过4000万**,遇上双红会这类焦点战,全球观众轻松破亿。平台要的就是这个流量入口。
其次,付费会员转化才是真金白银。以爱奇艺为例,拿下英超后体育会员暴涨200万,按年费198元算,光这块就能增收近4亿。更别说广告植入、周边商城这些衍生收入了。
还有个隐形好处——平台话语权。咪咕手握欧冠+英超+世界杯,直接跻身体育流媒体第一梯队;爱奇艺靠英超+西甲形成差异化竞争。这年头没个顶级赛事IP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综合视频平台。
对咱们普通观众来说,版权分散有利有弊。好的是选择多了,各家平台都铆足劲提升解说阵容和画质。比如詹俊、张路这些"顶流解说",现在成了平台争夺的香饽饽。
但糟心事儿也不少:以前开个腾讯体育会员就能看全场,现在得同时买爱奇艺+咪咕才能保证不漏看。遇上强强对话,两家平台还搞独家直播,这钱包遭罪啊!更别提那些需要跳转多个App的复杂操作,对中老年球迷实在不够友好。
照这个势头发展,英超版权费只会越来越高。听说亚马逊、苹果TV这些国际巨头也虎视眈眈,准备在下一轮竞标中插一脚。国内这边,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开始试水体育赛事,说不定哪天就杀入战局。
不过话说回来,平台烧钱终归要有回报。现在英超版权费已经占到爱奇艺全年内容成本的15%,要是付费会员增长放缓,这买卖还能持续多久?或许就像业内人士说的:"现在比的不是谁钱多,而是看谁能在版权到期前找到盈利新模式。"
说到底,英超直播版权的游戏规则永远在变。咱们普通球迷能做的,就是捂紧钱包精打细算,同时期待平台们卷出更好的观赛体验。毕竟,绿茵场上的精彩,才是我们追逐的终极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