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简单描述)作为粤语普法栏目首次聚焦体育领域,本文将深入剖析运动员必知的8大法律盲点。从赛事合同陷阱到兴奋剂争议,结合广州马拉松、大湾区羽毛球联赛等真实案例,用"盏鬼"粤语讲解《体育法》新规。文章同步预告8月15日晚8点普法直播,特邀体育仲裁员在线拆解纠纷案例。
讲真,有啲运动员成日觉得:「我净系识跑跳同挥拍就得啦!」但系你知唔知——
最近大湾区某乒乓球队就中咗招!明明签嘅系「训练合同」,结果被俱乐部偷换概念当「劳务合同」。等个运动员想转会嗰阵,先发现要赔成百万违约金...呢单嘢暴露出嘅就系典型嘅「合同认知盲区」。
再举个例,旧年省运会田径赛有选手误服感冒药,结果尿检呈阳性。当事人喊冤话:「边个知白加黑都算兴奋剂?」呢种「药品认知缺失」分分钟断送职业生涯。
根据广东省体育局最新统计,运动员纠纷案有七成都集中响呢三个位:
1. 肖像权乱象:某羽毛球网红未经同意被运动饮料商盗用训练照,最后要法院判赔先拎得翻公道。
2. 青训合同陷阱:佛山有位14岁足球小将签咗份「自动续约10年」嘅霸王条款,阿妈睇完直头喊住嚟揾我哋栏目组。
3. 赛事事故责任:记得前年珠江夜跑有人踩到路面凹坑骨折咩?主办方最初仲耍赖话系「参赛者自己唔小心」。
旧年6月实施嘅新法例真系帮到手!比如新增嘅「运动员形象保护条款」,明文规定商业代言必须白纸黑字写清楚使用范围。
仲有个劲重要嘅点——而家体育仲裁委员会可以直接处理纠纷,唔使下下走去法院排期。好似深圳某游泳队嘅转会纠纷,用仲裁方式两个月就搞掂,快过叫外卖啊!
8月15号晚8点记得锁定我哋直播间!到时会有:
✓ 体育仲裁员阿John真人示范点样睇合同陷阱
✓ 前省队队医讲解「禁药清单冷知识」
✓ 即场连线处理网友案例,仲会抽10位观众送《运动员法律手册》实体书
讲到底,学法唔系为咗打官司,而系为咗守住自己嘅运动生命。无论你系职业选手定业余爱好者,今次普法直播绝对系「贴地气」嘅法律课堂。记得mark低时间,我哋直播间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