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好多粉丝私信,问我点样从财经角度睇体育产业?今日就结合第一财经嘅深度分析,同大家拆解下体育赛事点样成为商业战场嘅「隐形金矿」—— 尤其系刚结束嘅英超夏季转会窗,单日成交额破3.2亿英镑,呢啲数字背后嘅运作逻辑,真系值得我哋摞住计算器慢慢计。
大家睇波时肯定注意到,波衫胸前广告位年年换新面孔。举个近排嘅案例,某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以每年800万英镑抢滩英超球队赞助位,你以为佢哋单纯买曝光率?错!呢个系完整嘅整合营销策略——比赛日球场LED屏会同步出现品牌充电站分布地图,直播中突然插播车主专属停车区嘅航拍镜头,仲有球星赛后采访故意讲句「赶住翻去充电先」。
讲真,现代赞助商早就不满足于LOGO露出。佢哋会要求赛事方开放用户行为数据,比如通过直播平台统计观众在哪个比赛节点暂停回放,再针对性推送广告。第一财经嘅报告显示,采用动态广告植入嘅品牌,客户转化率比传统赞助高出47%。
上个月某视频平台用50亿抢下中超独家转播权,搞到成个行业哗然。可能你会问:几十台摄像机拍场波,点解值呢个价?其实转播权嘅估值模型复杂过股票K线图——要考虑赛事历史数据、明星球员社交媒体活跃度,甚至预测未来三年嘅广告填充率。
举个具体例子,某国际足联赛事嘅亚洲区转播权,会拆分成普通话、粤语、泰语等12种语言包单独招标。第一财经分析师话斋,转播商买嘅唔止系画面,更系特定人群嘅注意力时长。而家连VR观赛位都要单独收费,有平台试过单场VR门票卖到68蚊/张,上座率居然有82%!
讲起体育IP运营,不得不提NBA嘅骚操作。佢哋将赛事精彩片段切成15秒短视频,授权比唔同平台使用时,会根据播放量自动分账。更绝嘅系开发球员虚拟形象,有游戏公司买断某球星嘅动作捕捉数据,仅这项收入就占球队总营收嘅18%。
最近留意到个有趣现象:某电子竞技战队推出选手同款健身餐,包装盒印住「补兵专用蛋白质套餐」,上线三日卖断货。第一财经嘅数据显示,跨界衍生品嘅利润率比门票收入高出210%,难怪而家连田径比赛都开始卖定制跑鞋。
翻翻政府工作报告会发现,粤港澳大湾区今年新增咗11个国际级体育场馆建设项目。呢个唔单止为咗承办赛事,更重要系打造「赛事+旅游+零售」嘅消费链。好似珠海网球场配套嘅主题酒店,比赛期间房价涨到3800蚊/晚,仲要提前三个月预订。
有财经专家计过数:一场国际马拉松带动的餐饮、交通、纪念品消费,相当于同规模演唱会的3.2倍。而且体育游客嘅滞留时间平均多1.7日,呢个先系最值钱嘅地方。所以话,而家嘅体育赛事早就唔系单纯竞技,根本系个精密设计嘅商业生态系统。
睇完呢啲数据分析,系咪觉得体育产业嘅水比想象中更深?下次睇直播唔好净系睇比分,留意下赞助商点样卡位、转播镜头点样运镜,可能你会发现更多生财之道。想知更多体坛商业内幕,记得锁定第一财经在线直播,我哋下期再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