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韩国球迷吐槽:"想看英超直播咋这么难?"明明日本、东南亚都能看,偏偏韩国成了英超转播的"真空地带"。这时候问题就来了——为什么英超在韩国这么"低调"呢?今天咱们就扒开这个瓜,看看背后藏着哪些门道。
要说最直接的拦路虎,那必须是**"版权费贵到离谱"**。英超联盟这几年把海外转播权当印钞机使,光是2022-2025周期,海外版权收入就暴涨到53亿英镑。你猜韩国市场分到多少?说出来吓人——单赛季报价超过1.2亿美元,这价钱足够买5个K联赛转播权!
韩国三大台(KBS、MBC、SBS)私底下算过账:就算全天候播英超,广告收入也填不平这个窟窿。去年Coupang Play咬牙买了部分场次,结果付费订阅量还不到预期的三分之一。说到底,市场体量摆在那儿——韩国总人口才5100万,真正愿意为英超掏钱的铁杆,可能还没首尔地铁早高峰的人多。
咱们再算算时间账。英超焦点战多在韩国时间凌晨开踢,这可比熬夜看世界杯痛苦多了。你想想,凌晨4点爬起来看曼城vs利物浦,第二天还要赶早高峰上班,这得是真爱粉才扛得住啊!
反观韩国人自己的观赛习惯——周末下午喝着啤酒看K联赛不香吗?更别说还有大批球迷转投德甲怀抱。拜仁、多特这些球队的比赛多在韩国时间晚8-10点,简直是为亚洲观众量身定制的"黄金档"。这么一对比,英超的凌晨档确实有点"劝退"属性。
别看K联赛在国际上名气不大,在本土那可是妥妥的"地头蛇"。政府明文规定:免费电视台必须保证每周至少两场国内赛事直播。这政策就像给K联赛装了防弹衣,英超想挤进黄金时段?门都没有!
再说商业赞助这块,现代、起亚这些财阀更愿意把钱砸在本土赛事。去年K联赛冠名权卖出了破纪录的800亿韩元,而英超在韩国的赞助商...嗯,目前还停留在运动品牌层面。这种商业生态下,转播商自然更倾向于稳赚不赔的本土赛事。
不过最近风向有点变化,韩国95后观众开始嫌弃"老古董"的电视转播了。像Naver、Kakao这些本土流媒体巨头,正在悄悄布局体育内容。他们要是联手搞个"英超套餐",说不定能打开新市场。
英超联盟也学精了,听说正在研究"拆分销售"方案——把380场比赛拆成多个套餐,让平台按需购买。要是真能实现,可能明年我们就能在韩国看到"孙兴慜专属包"这类定制化产品了。
说到底,英超在韩国的"隐身"状态,其实是多方博弈的暂时平衡。等哪天市场蛋糕足够大,或者出现愿意烧钱铺路的"冤大头",咱们熟悉的红蓝大战说不定就会突然登陆韩国的屏幕了。不过在那之前,韩国球迷可能还得继续靠VPN续命咯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