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曼城对阵阿森纳的英超焦点战,央视体育频道突然“消失”的直播信号让不少球迷炸了锅。这背后暗藏着**英超版权分销体系大洗牌**、**央视转播策略调整**以及**中国球迷观赛习惯被迫转型**的多重博弈——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明白。
先说个冷知识:央视其实压根没买2023-2026赛季的英超全赛季版权!自从新英体育把分销权打包卖给爱奇艺后,转播权价格直接翻着跟头涨。去年单场英超转播权报价已经飙到**500万人民币/场**,比五年前涨了3倍还多。
(敲黑板)这里有个关键转折点——英超联盟搞起了“分蛋糕”新玩法。他们现在把转播权切成“全季通”“单队包”“焦点战套餐”好几种卖法。央视这种传统电视台,既想要保欧冠、五大联赛的转播,又得顾着国内赛事,钱包实在遭不住这么细碎的分销策略。
咱得摸着良心说,央视体育频道现在日子也不好过。广告商这两年都往网络平台跑,体育赛事直播的“黄金档”效应越来越弱。就拿上赛季数据来说,英超场均收视率0.8%,比CBA季后赛还低0.3个百分点,但版权费却是CBA的十倍不止。
更扎心的是,现在年轻人看球都习惯在手机上看弹幕、玩竞猜。央视的解说风格嘛...(此处沉默三秒)有些老球迷觉得专业,但00后可能觉得像“新闻联播体”。去年欧冠决赛网络平台同时在线人数破2000万,电视端才不到500万,这差距够明显了吧?
现在想看曼城比赛得咋办?要么开爱奇艺体育会员(258块/年),要么买咪咕的单场券(12块/次)。有老哥吐槽:“以前喝着啤酒免费看CCTV5,现在看场球比喝酒还费钱!”但话说回来,哈兰德那些神仙球确实香啊,死忠球迷还是得乖乖掏腰包。
不过这里头也有坑!比如某平台搞的“主队通”,说是能看曼城全部比赛,结果联赛杯、欧冠还得另外付费。气得网友在虎扑上狂喷:“这特么是俄罗斯套娃式收费!”(笑)
短期内应该不会,但角色肯定要变。央视现在更多转播世界杯、欧洲杯这种全民性赛事,英超这种“硬核联赛”逐渐让位给网络平台。不过有个好消息——听说咪咕正在和央视谈分销合作,说不定下赛季能在电视上看丁丁的贴地斩了!
最后给兄弟们支个招:要是嫌会员太贵,可以去曼城官微蹲蹲福利。他们经常搞“蓝月幸运抽奖”送观赛券,上周还有个老哥中奖后凡尔赛:“本来只想白嫖,结果被迫成为城迷...”这波操作,真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