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全美直播的场次总被大球市球队"垄断"——洛杉矶湖人、金州勇士、纽约尼克斯几乎成了转播常客。这种现象背后暗藏什么商业逻辑?球星扎堆和城市曝光如何形成双赢?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盘生意经。
你仔细看赛程表就会发现,像犹他爵士、孟菲斯灰熊这类小球市队伍,全美直播场次能凑满一只手都算走运。反观湖人队,哪怕战绩垫底那年都安排了43场全美直播——这差距简直比扣篮大赛的满分和失误还悬殊。
联盟转播协议里藏着关键算法:**全美直播=预估收视人口×广告价值×球星号召力**。举个栗子,纽约市有850万人口,盐湖城才20万出头,这4倍的基数差直接换算成真金白银。更别说洛杉矶这种娱乐之都,随便场边坐个蕾哈娜都能自带热搜体质。
还记得2019年猛龙夺冠吗?多伦多作为加拿大唯一NBA球队,那年总决赛收视率却比前一年下降15%——没有美国本土球星的硬伤暴露无遗。如今联盟明显在推"造星计划",**约基奇这种技术流中锋的直播场次,远不如塔图姆这类波士顿流量担当**。
这种现象形成恶性循环:大球市吸引球星→球星带来更多直播→曝光量吸引赞助商→球队更有钱买球星。你看快船队搬进新球馆后,全美直播直接比上赛季多了11场,鲍尔默这60亿美金花得确实值!
NBA每年从ESPN、TNT拿到的24亿转播费,有50%要平分给各队。但剩下那半可就有讲究了——**全美直播场次多的球队能多拿约800万美元分成**。这笔钱对湖人可能不算啥,但对雷霆这种小市场球队,相当于白捡个首轮秀的年薪。
更绝的是附加条款:如果某队全美直播场次未达标,联盟会从保证金里扣钱!上赛季步行者就因为这个被罚了170万,气得老板直呼"这不公平"。但商业联盟嘛,哪有什么绝对公平?
现在亚马逊Prime Video开出天价抢季后赛转播权,TikTok开始试水短视频直播。这些新玩家可不管什么传统市场——他们更关注Z世代的观看习惯。说不定哪天就看到文班亚马在MetaVR里打虚拟赛,那流量可比传统转播带劲多了!
不过话说回来,只要NBA还是商业联盟,**纽约、洛杉矶、波士顿这些大球市**就永远吃香。毕竟资本的眼睛最诚实,哪儿的钱味儿浓,镜头自然往哪儿怼。咱们普通球迷啊,且看且珍惜吧,指不定哪天家乡球队也能蹭上流量红利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