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全球最吸金的足球联赛,英超转播版图覆盖200多个国家,但韩国却成了"例外"。这背后既有版权分销的复杂博弈,也有市场策略的精准考量——说白了,英超不是不想赚这个钱,而是"钱没到位"或"时机未到"。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,为啥韩国球迷看个英超这么费劲!
英超转播权就像块大蛋糕,每年能切出30亿英镑的收入。但您知道吗?这块蛋糕不是英超联盟自己切的,而是由**版权中间商**层层分包。比如在亚洲,乐天、DAZN这些平台经常为区域版权打破头。
问题就出在这儿!韩国市场有点特殊——本土的K联赛转播权卖得比英超还贵(去年Coupang Play花了1.2亿美元买K联赛),这让英超版权方犯了难。就像菜市场大妈砍价:"你这外国萝卜凭啥比本地猪肉贵?"一来二去,转播谈判就卡在价格拉锯战上。
咱们算笔时间账:英超比赛多在伦敦时间下午3点开踢,换算成首尔时间就是半夜23点到凌晨3点。您说这尴尬不?电视台花大价钱买了版权,结果观众都在被窝里做梦呢。
韩国三大台MBC、SBS、KBS去年做过统计,英超凌晨时段的平均收视率只有0.8%,连重播的《请回答1988》都打不过。这就好比开烧烤摊非要开在寺庙门口——地段再好也白搭啊!
韩国文体部有个不成文规定:**优先保障本土赛事曝光**。您瞅瞅周末黄金时段,三大台清一色播K联赛和棒球联赛。英超想插队?得先问问文化体育观光部的审批章同不同意。
更绝的是,韩国法律规定外国联赛转播必须搭配本土赛事解说团队。这就好比让川菜师傅做意大利面——英超那些英式解说员根本拿不到工作签证,本土解说又常被吐槽"连哈兰德和霍伊伦都分不清"。
现在韩国人看球,得在Coupang Play、TVING、WAVVE这些平台来回切换。有球迷吐槽:"看场曼城比赛要先开三个APP,比解数学题还费劲!"
英超联盟去年差点和Naver签下5年合约,结果半路杀出个亚马逊要搞全球独家。这些资本大佬神仙打架,最后遭殃的还是普通球迷。就像超市货架上的可乐,您说百事和可口打架,关我们喝汽水的啥事?
不过曙光也不是没有。随着韩国5G渗透率突破80%,英超开始试水**短视频直播权**。单场9.9美元的点播价,配上AI自动生成的韩语解说,这招在年轻群体里挺吃香。
业内大佬透露,2025年英超版权重新招标时,可能会把韩国单独划出亚洲区打包。要是真能成,到时候咱们韩国老铁看英超,说不定比看K联赛还方便呢!
说到底,英超在韩国遇冷不是足球的锅,而是资本、政策和技术的三重博弈。等哪天市场账算明白了,您信不信?凌晨三点的首尔街头,照样能有英超球迷的欢呼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