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英超球迷发现,在腾讯体育搜不到熟悉的英超比赛直播了。从2021年手握英超大陆独播权,到现在连回放都难找,这中间既有英超版权费暴涨的资本博弈,也藏着腾讯体育战略转型的深意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这场价值数十亿的体育版权暗战到底藏着什么门道。
要说这事儿,得先提英超版权在中国市场的"身价暴涨"。2016年新英体育买断3年英超版权才花了1.56亿美元,到2020年腾讯接手时已经涨到每年2.3亿美元。而去年新周期谈判,英超联盟直接把要价提到每年3.5亿美元(约合25亿人民币)!
这个价格什么概念?相当于腾讯要卖出800万份体育会员才能回本。但现实是,腾讯体育会员数长期卡在300万量级——毕竟国内愿意为足球付费的用户,可比NBA球迷少多了。再加上咪咕体育这个"国家队玩家"半路杀出,背靠中国移动这棵大树,人家能掏出真金白银搞版权军备竞赛,腾讯这账算来算去确实划不来。
其实从2021年开始,腾讯体育就显露了重心转移的迹象。当年他们豪掷15亿美元续约NBA至2025年,这手笔和英超这边的小心翼翼形成鲜明对比。说到底,NBA用户粘性高、商业开发成熟,光球鞋周边带货就能撑起半边天。
反观英超这边,凌晨三点开球的比赛比比皆是,付费转化率本来就低。更别说还要应付抖音、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抢流量——现在年轻人看个进球集锦就满足了,谁还守着看全场直播啊?这么一对比,腾讯把资源倾斜给NBA,也算是商业上的理性选择。
用过腾讯体育看英超的老铁应该记得,当年288元的英超会员还得再买球队通才能看主队比赛。这种"套娃式收费"被球迷骂得狗血淋头。反观咪咕直接搞了个足球会员打包价,连詹俊张路的解说都免费送,这用户体验高下立判。
再说说直播质量,腾讯的1080P经常卡成PPT,关键时刻来个"主播正在赶来的路上"。相比之下,咪咕不仅上了4K直播,还能用5G+VR看球星特写。这么一比,腾讯在技术投入上确实显得抠搜了。
现在英超版权被爱奇艺和咪咕两家分食,前者手握38轮免费场次吸引流量,后者包揽全部380场搞深度运营。这种分化其实反映了行业趋势:免费看片段引流+付费看全场赚钱的组合拳,可能比腾讯当年的独播模式更符合市场规律。
不过话说回来,腾讯也没完全放弃体育赛道。他们最近在猛攻电竞直播和虚拟体育社区,据说还在接触意甲、法甲的版权。毕竟足球市场蛋糕太大,完全放弃也不太现实,只是下次再出手,估计会更精打细算些。
所以啊,咱们球迷也别太纠结平台变迁。打开手机应用商店,咪咕、爱奇艺、抖音都下好,总有个地方能看球。至于腾讯,就让它好好经营NBA吧,说不定哪天想通了,又会杀个回马枪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