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发现,往年能看到英超直播的爱奇艺突然"哑火"了。作为国内头部视频平台,放弃这块顶级赛事流量蛋糕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其实这事儿背后藏着行业洗牌、天价版权和用户习惯三重博弈,咱们这就掰开揉碎了聊明白。
先说个大实话——英超版权在中国市场早就成了"吞金兽"。记得2019年苏宁体育砸下7.21亿美元拿下三年转播权那会儿,业内都说这是"赌命式投资"。后来爱奇艺2021年接盘时,价格虽然降到了4亿美元,但每年还是要掏出1.3亿美金(约合9.5亿人民币)。
这笔账怎么算都肉疼。按英超每年380场比赛计算,单场成本直逼250万!但现实是除了双红会、曼城德比这些焦点战,大部分比赛观看量也就百万级别。换算下来每个有效观看成本超过2块钱,这还没算解说团队、服务器这些硬支出。
更扎心的是,今年英超版权到期重新招标时,听说英超联盟又要涨价15%。爱奇艺内部人士透露:"现在连广告主都开始砍预算,会员费又涨不动,再当冤大头真扛不住了。"
中国观众有个"祖传习惯"——看球要免费。虽然这几年付费意识起来了,但突然让大伙儿花三四百买赛季包,很多人还是犯嘀咕。数据显示,去年爱奇艺体育会员续费率不到35%,远低于长视频平台60%的平均水平。
"说白了,英超铁粉早被咪咕、抖音这些平台分流了。"某体育社区运营总监直言,"现在年轻人看球讲究'白嫖',要么去盗播网站,要么在短视频平台看集锦。真正愿意掏钱的死忠粉,可能还不如电竞比赛多。"
还有个隐形杀手——时差问题。英超比赛多在深夜,打工人第二天要搬砖,学生党要上课,直播观看量自然上不去。反观录播和短视频切片,反而成了流量担当,这让高价买直播权的平台情何以堪?
从爱奇艺最新财报能看出端倪:他们正在疯狂砍掉"不赚钱"的业务线。Q1季度内容成本同比降了10%,但净利润暴涨453%!这说明啥?人家在搞"精准投资"。
举个例子,自制综艺《萌探2024》招商额破5亿,而体育板块还在持续失血。换你是CEO,肯定也把资源往能赚钱的地方砸。更何况现在有了新玩法——和抖音达成二创合作,既能蹭流量又不用背版权包袱,这买卖多划算。
不过也别觉得爱奇艺彻底放弃体育了。他们最近在猛攻小众赛事,像斯诺克、综合格斗这些版权费低、用户粘性高的项目。毕竟对于上市公司来说,讲好盈利故事比面子工程实在多了。
说到底,英超转播权这事儿就像围城——没拿到的时候眼红,真到手了发现是烫手山芋。现在视频平台都学精了,与其烧钱斗气,不如把钢用在刀刃上。只是苦了咱们球迷,看个球得装三四个APP,钱包和手机内存都遭罪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足球终归是圆的,说不定哪天又冒出个新玩家来搅局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