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奇艺体育突然暂停英超直播的消息在社交媒体炸开了锅。这个拥有5年英超转播权的平台,在开赛前三天突然宣布"因运营调整"终止服务,把3000万英超球迷打了个措手不及。有人算过账,光是会员费就涉及上亿元资金池,更别说广告商的违约金了。
要说这事儿啊,还得从英超转播权的"天价拍卖"说起。2020年爱奇艺砸下每年2.4亿美元的价码拿下独家转播权,当时就把市场价推高了20%。
但现实很骨感——今年他们会员费收入同比下滑12%,广告收入更是缩水近三成。这就好比开餐馆的,食材成本占了大头,结果客人越来越少,你说能不关门么?有内部人士透露,光是转播权支出就占了体育板块总成本的60%,这买卖明显亏得慌。
消息公布当晚,#英超看不了了#直接冲上微博热搜前三。球迷群里的段子满天飞:"前年充的三年会员,现在告诉我看不了英超?这是要逼我改行看中超?"
更戏剧性的是,某北京球迷在王府井举牌维权被拍成短视频,两天就破了500万播放量。不过说实话,这些抗议可能没啥用,毕竟用户协议里早写了"不可抗力因素可调整服务范围"的条款。
现在球迷主要分三派:
• 咪咕死忠派:冲着詹俊张路的解说去的,但每月35块的会员费确实肉疼
• 央视怀旧派:免费看4K直播是真香,就是得忍受广告轰炸
• 技术流翻墙派:折腾VPN看海外信号,不过延迟高得能看完半场比赛
有个广州老球迷给我算了笔账:如果全家要看全赛季380场比赛,在咪咕的开销够买20件正版球衣,这还没算上要熬夜看球买的红牛钱。
这次事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字节跳动刚把NBA版权转卖给腾讯,现在英超又出幺蛾子,资本圈都在传"长视频平台要集体撤退体育赛道"。
不过话说回来,咪咕去年刚和英超续约到2025年,他们背靠中国移动这棵大树,现金流可比爱奇艺稳当多了。倒是那些中小平台,现在估计连夜在改商业计划书。
1. 已充值用户赶紧申请退款,别信客服说的"自动延期"套路
2. 组团购买家庭会员,咪咕最多支持6台设备同时登录
3. 关注英超官方微博,每周会抽100个免费观赛码
4. 试试中国移动的"看球套餐",59元话费送两个月会员
说到底,咱们普通球迷就想踏踏实实看个比赛。平台打架归打架,可别把观众当炮灰啊!
这事儿给行业敲的警钟够响的——烧钱买版权的时代该翻篇了。下次再有平台喊"独家直播",咱可得长个心眼,别会员充得比球员转会还积极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