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场勇士vs湖人的NBA直播中,中场休息时突然插播的杰士邦广告让观众集体破防。这条主打“关键时刻不掉链子”的安全套广告,不仅用篮球术语玩起了花式营销,更因为**直播平台精准的时段投放**引发全网玩梗。咱今天就唠唠这事儿背后的门道,看品牌咋把体育流量玩出花儿!
当时比赛正打到第三节焦灼时刻,解说突然来了一句:“现在进入官方暂停时间”——结果画面秒切杰士邦广告,屏幕上明晃晃写着“**关键时刻,守护每一份热爱**”。这波猝不及防的骚操作,直接把弹幕给整沸腾了!
老铁们发现没?广告词里藏着小心机:“抢断快攻”对应产品速度,“严防死守”暗示安全性能,连“加时赛”这种篮球黑话都被开发出新内涵。要说品牌方这脑洞,真是把NBA元素嚼碎了再重组,看得人直呼内行!
仔细琢磨时间点选得妙啊!选在晚8点黄金档,正是年轻男性观众最集中的时段。数据显示,当晚直播间25-35岁用户占比超68%,和杰士邦主力消费群体完美重合。这波精准狙击,可比大海捞针式的广告投放聪明多了。
更绝的是平台算法玩得溜——用篮球术语“官方暂停”自然过渡到广告,既没打断观赛节奏,又制造了预期反差萌。就像你正啃着炸鸡看球呢,突然有人递过来一盒薄荷糖,这体验感拿捏得死死的!
这事儿在虎扑讨论区直接炸锅。有JR吐槽:“跟爸妈一起看球差点当场去世”,也有老哥力挺:“总比保健品广告强”。最绝的是评论区神回复:“建议杜兰特代言的洗髮水广告也这么投,毕竟‘防脱’和‘防守’都是刚需!”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打破次元壁的跨界联动确实让人印象深刻。比起那些硬塞进来的广告,至少杰士邦把产品特性揉进了篮球场景,让“安全防护”这个概念有了具象化表达。你看就连杨毅老师解说时都忍不住接茬:“这广告打得,比某些球员的防守到位多了!”
现在的品牌方算是摸透Z世代心理了。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曝光,而是要制造社交货币——就像这次广告引发的玩梗狂欢,光B站二创视频就衍生出“格林公式版”、“库里三分教学版”等十几种改编,这传播效果可比砸钱买开屏广告划算多了。
业内朋友跟我透露,这种娱乐化营销正在成为新赛道。某运动品牌市场总监原话:“我们宁要1条能上热搜的魔性广告,不要10条规规矩矩的形象片。”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能让人会心一笑甚至主动传播的内容,才是真王道。
当然也有专家泼冷水,说这种打擦边球的营销要把握好度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杰士邦这次操作至少实现了三大突破:把敏感品类广告变得轻松有趣、完成了精准人群触达、还白嫖了一波社交平台流量。这教科书级别的案例,估计能进年度营销Top10。
最后给品牌方提个醒:下次可以考虑联动球队玩更大。比如在湖人主场搞个“安全防护主题夜”,给观众席发定制加油棒,既规避了尺度问题,又能把营销玩出体育精神的高度。这主意咋样?咱评论区接着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