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发现央视突然不转播NBA了,这事儿闹得大伙儿直挠头——明明前几年刚复播,怎么说停就停?其实背后的门道可多了去了!从版权博弈到政策风向,再到商业利益拉扯,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,顺便给各位老铁支几招「曲线看球」的野路子。
其实这事儿吧,得从三方面来看。首先最直接的就是版权费谈崩了——听说NBA这几年狮子大开口,转播权价格从5年前的1.5亿美元暴涨到现在要价3亿刀!央视这边呢,既要考虑收支平衡,还得琢磨值不值当花这么多钱。
再说说政策层面,自从莫雷事件后,NBA在国内的「政治正确指数」直线下降。虽说后来双方都找补着缓和关系,但敏感赛事的选择性停播成了常态。像涉及某些争议球星的比赛,央视宁可空着时段播回放也不敢冒险。
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商业因素——新媒体平台的崛起。现在年轻人都在腾讯体育、咪咕视频刷弹幕看球,央视的收视率被分流得厉害。有数据显示,去年央视NBA直播的18-35岁观众流失了将近40%,这买卖眼看要赔本啊...
您猜怎么着?现在资深球迷都练就了「八仙过海」的本事。我认识个北京老哥,每周三凌晨定五个闹钟,就为了蹭腾讯体育的免费场次。还有大学生组团拼会员,人均每月15块就能看全部赛事,比奶茶还便宜!
不过要说最野的还得是「技术流」——有人专门研究怎么用海外IP看原声直播。虽然得倒着时差看球,但人家就图个原汁原味。前两天还有个沈阳老铁在贴吧晒攻略,教人用游戏加速器搭梯子,评论区直接炸出两千多条「好人一生平安」。
先说正经渠道,腾讯体育现在是国内独家转播商,全年超1500场直播。嫌会员贵?其实每天有1场免费直播,季后赛还会开放更多场次。要是赶上春节、双十一这些大日子,经常搞「1元解锁全赛季」的活动。
还有个冷门渠道——地方体育频道!像广东体育、上海五星体育这些,时不时会买些焦点战的转播权。上个月勇士打湖人那场,广东台的解说直接把「库里的三分比早茶虾饺还烫嘴」送上热搜,比比赛本身还精彩。
最绝的是线下观赛趴,北京五棵松、成都太古里这些商圈,现在周末都搞露天直播。上周掘金打森林狼,重庆洪崖洞那边上千人集体喊MVP,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搞跨年倒计时呢!
业内消息说,NBA正在跟中国移动咪咕接触,可能要把转播权「化整为零」分销。要是真成了,以后可能会出现「腾讯看勇士,咪咕看湖人」的细分市场。不过也有风险,万一各家平台哄抬价格,最后埋单的还是咱们球迷。
还有个变量是中美关系。今年适逢美国大选年,NBA要是有意无意又踩了雷,别说央视了,估计连网络平台都得跟着遭殃。所以说啊,咱们看个球也得关心国际形势,这事儿找谁说理去?
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:无论通过啥渠道看球,千万别信那些「免费高清无广告」的野鸡网站。上周就有球迷中招,看个半场休息的功夫,手机里突然开始循环播放「我是云南的」...你说这闹心不闹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