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NBA赛事如火如荼,可不少铁杆球迷却对着手机屏幕直叹气——打开腾讯体育要充会员,点进咪咕视频得买套餐,连电视端的观赛券都涨到两位数了。这年头想看场高清比赛,荷包都得被掏空一大半!咱们今天就唠唠“付费观赛”背后的门道,再教您几招不花冤枉钱的看球姿势。
记得十年前看NBA,电视机开着CCTV5就能美滋滋嗑瓜子。现在可好,腾讯体育的球队通年费涨到498块,咪咕视频的钻石会员每月要价40元,就连电视端的单场观赛券都敢标价9.9!有东北老铁算过账:“按82场常规赛算,追完主队比赛得花800多,这都够买两双安踏篮球鞋了!”
更绝的是平台玩的“套娃式收费”:买了普通会员发现只能看480p画质,想看1080p得升级超级会员;以为买了球队通能看所有比赛,结果碰上焦点战还要单独付费。这种操作,难怪广东球迷吐槽“食得咸鱼抵得渴,但条鱼越卖越贵啦!”
其实平台也有苦衷——5年80亿的NBA版权费可不是小数目。但羊毛出在羊身上,去年腾讯体育把会员费提高了30%,结果付费用户反而少了15%。这就像上海弄堂里卖生煎的,肉馅涨价导致客人流失,最后只能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继续涨价。
还有个“独家直播”的坑要注意!比如昨天勇士打湖人的焦点战,只能在特定平台观看。这种“绑架式观赛”让四川的球迷王哥气得拍桌子:“老子前脚刚续费腾讯,后脚发现关键比赛在咪咕,这不是逼人当冤大头嘛!”
别急着掏腰包!这里有几个免费看球的野路子:
1. 海外平台白嫖法:用微软Edge浏览器自带的翻译功能,登陆NBA官方的国际版网站,部分场次提供免费直播(画质嘛...能看清球衣号码就行)
2. 方言解说欢乐多:广东体育、五星体育这些地方台,经常用方言直播,既有特色又免费,就是得忍受“卖壮阳药”的魔性广告
3. 酒吧蹭看大法:约三五好友去运动主题酒吧,点杯30块的啤酒能看整晚,还能跟着人群欢呼,氛围比在家强多了
说到底,NBA把转播权卖出天价,最后全让普通球迷买单。就像北京的出租车涨价,说得好听是提升服务,实际上老百姓出行成本翻倍。有江苏的中学体育老师直言:“现在学生想学技术都找不到免费录像,这项运动正在变成少数人的游戏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真球迷从不为形式所困。记得2002年姚明登陆NBA时,多少人蹲在报刊亭等《体坛周报》?现在虽然要付费,但至少能实时看到东契奇的后撤步三分。咱们既要“该省省该花花”,也要守住对篮球纯粹的热爱——毕竟当年在水泥地上打球的快乐,和现在花多少钱看直播没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