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篮球迷注意啦!今年的NBA夏季联赛可真是看点拉满——既有选秀大会刚出炉的状元探花首秀,也有海外联赛杀回来的狠角色抢位。咱这篇就带大伙儿掰开揉碎了看,从直播时间到重点球员,再到各队隐藏的战术彩蛋,保证让你连厕所都舍不得去上!
要说夏季联赛最让人搓手的环节,还得是看这帮刚进联盟的毛头小子。就拿马刺队来说吧,他们今年用状元签摘下的维克托·文班亚马,那2米24的竹竿身材往场上一戳,嚯!活脱脱就是个移动信号塔。不过啊,别看他在法国联赛能飞天遁地,到了NBA级别的对抗里,他那细胳膊细腿能不能扛住冲撞,可真是让人捏把汗。
再说说黄蜂队的榜眼秀斯库特·亨德森,这小子在点燃队时就以突破犀利著称。但夏季联赛里他得证明自己不只是个愣头青——特别是外线投射稳定性这块,要是三分命中率能稳住35%以上,保不齐就能挤进新赛季的轮换阵容。
您可别以为夏季联赛全是新兵蛋子的天下!去年在湖人队打酱油的科尔·斯威德,今年又跑来拉斯维加斯刷存在感了。这哥们儿三分准起来能吓死人,但防守端总是慢半拍。要我说啊,他要是再练不出横移速度,怕是得考虑去海外联赛讨生活了。
还有咱们的老熟人,曾经在CBA大杀四方的约瑟夫·杨。这老哥今年都31了还来拼夏季联赛,摆明了就是想再搏个NBA合同。不过他那个“球权黑洞”的毛病要是改不掉,估计各队总经理看了都得摇头。
眼尖的球迷肯定发现了,今年勇士队的夏季联赛阵容里塞了仨能投能传的后卫。明摆着科尔教练这是在测试“死亡五小”的3.0版本嘛!这几个小个子要是能玩出流畅的传切配合,保不齐下赛季又能看到勇士搞出什么新花样。
反观雷霆队就实在得多,清一色选的都是臂展惊人的长手怪。他们的防守策略简直写在脸上——全场2-3联防配合快速包夹,这架势摆明了要给对手的持球人上强度。要我说啊,这种打法在夏季联赛可能吃得开,但到了常规赛遇上老球痞,怕是得交不少学费。
根据往年的数据,夏季联赛场均能砍18分以上的新秀,有67%的概率能在NBA站稳脚跟。但这里头有个坑——很多球员为了刷数据完全不顾团队配合。所以咱们看数据不能光看表面,得结合比赛录像看那些关键回合的处理能力。
再说个冷知识:过去五年夏季联赛的MVP,最后混得最好的反而是当初拿奖时数据最不起眼的那个。这说明啥?团队型球员的成长潜力,往往比数据刷子大得多!
看直播可不能光盯着记分牌!这几个细节您得多留心:首先是球员的无球跑动积极性,其次是防守时的选位意识,最后是暂停时有没有主动找教练交流。这些细节往往比暴扣更能说明问题。
给大伙儿支个招——重点关注那些第四节还敢做动作的新人。夏季联赛的对抗强度到后半程会陡增,这时候还能保持技术动作不变形的,八成是块好料子!
最后提醒各位,今年的夏季联赛直播平台除了常规的ESPN,腾讯体育也搞了独家中文解说。特别是每周三的“菜鸟观察日”,还会请退役球星来做专业复盘。这波福利不蹭,那可真是亏到姥姥家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