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辛斯这位曾经的"联盟第一中锋",最近在台湾T1联赛的复出引发热议。咱们今天就唠唠这个从NBA全明星到海外联赛的大个子,看看他的技术特点、伤病影响,以及这次复出背后藏着哪些门道。老铁们准备好瓜子饮料,咱这就开整!
想当年考辛斯在国王队那真是横着走,2015-16赛季场均26.9分11.5篮板,内线脚步比广场舞大妈还灵活。但你说怪不怪?技术全面的代价就是容易受伤——2018年跟腱撕裂直接把他从顶薪球员打成底薪临时工。后来在勇士、火箭兜兜转转,那状态就像坐跳楼机似的往下掉。
现在35岁的他突然宣布加盟台湾联赛,这事儿可让老球迷们直拍大腿。要我说啊,这选择透着聪明劲儿——既保持竞技状态,又能开发商业价值。毕竟在亚洲市场,NBA球星这块招牌还是好使。
咱得掰开揉碎了说,考辛斯现在的武器库里还有啥存货。首先是低位单打,虽然爆发力不如从前,但那一手转身小勾手还是能教年轻球员做人。再说三分投射,生涯后期开发的技能现在命中率能维持在32%左右,这在亚洲联赛绝对算核武器。
不过移动速度真是硬伤,防守端经常被小个子溜着玩。台啤教练组给他设计的联防战术,明显就是在扬长避短。有场比赛我亲眼看见,他镇守禁区时那威慑力,活像在自家客厅摆了个防盗门。
上周六那场首秀,考辛斯轰下22分15篮板,这数据乍看挺唬人。但仔细看录像会发现,他的篮下终结效率比NBA时期降了18%。不过策应能力倒是见涨,4次助攻里有3次是给空切队友送出的手术刀传球。
最逗的是当地解说员评价他:"这大体格子往那一戳,对手就得自动让出半米空间。"这话虽然夸张,但也说明考辛斯的比赛经验确实能弥补身体下滑。要说不足嘛,罚球命中率62%确实有点辣眼睛,估计是太久没打正式比赛手生了。
这事儿现在成了篮球论坛的热门话题。我个人觉得可能性有三成——前提是他在亚洲联赛保持健康,并且开发出新技能。听说已经有球探飞到台湾考察,毕竟现在NBA流行老将当更衣室领袖,考辛斯要是能改改暴脾气,说不定真有机会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NBA的中锋都要求能换防能投三分,考辛斯的移动速度确实是个坎。但要是遇到像掘金这种需要替补中锋的强队,没准儿还真能捡个10天短合同试试水。毕竟约老师也需要个能扛肉盾的替补不是?
总之啊,考辛斯这波复出不管结局如何,至少给老球迷们整了波回忆杀。下次他比赛直播的时候,建议大伙儿都去瞅瞅——这可是亲眼见证传奇的机会,保不齐哪天就又看不见这号人物了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