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发现,部分平台突然看不了英超直播了,这事儿在社交媒体直接炸了锅。有人说是版权到期,有人猜平台谈判崩了,甚至还有阴谋论说“上头要整顿体育转播”。咱今天就掰扯清楚:国内英超直播到底停没停?背后藏着哪些弯弯绕?对咱普通球迷又有啥影响?
先说个大背景——英超在国内的转播权,过去几年一直是咪咕和爱奇艺两家分蛋糕。但今年6月合同到期前,英超联盟突然把转播权报价抬高了40%,直接把平台方整懵了。
这里头有个关键角色:新英体育。这公司手握英超2019-2025年的独家分销权,相当于“二道贩子”。今年他们要求分销价从单赛季1.7亿美元涨到2.4亿,还要求平台必须打包购买女足英超等冷门内容。某平台内部人士跟我吐槽:“这不明摆着趁火打劫吗?现在广告收入都腰斩了,谁敢接这盘?”
目前的最新进展是:咪咕咬牙续了约,但爱奇艺还在硬刚。所以你发现没?现在看英超得认准咪咕App,爱奇艺的直播页面已经变成“赛事回顾”了。不过也有小道消息说,腾讯体育想半路杀出来捡漏...
先说个扎心的数据:国内英超死忠粉超过3000万,其中80%习惯在移动端看球。现在突然断粮,球迷们是真急眼了。我微信群里有老哥哀嚎:“半夜三点闹钟都设好了,结果打开APP黑屏,差点把手机摔了!”
更麻烦的是次级联赛球迷。比如英冠、英甲的比赛,本来就只有个别平台转播。现在版权大战一闹,这些小众赛事直接“查无此赛”。有个做足球自媒体的朋友苦笑:“我现在解说英冠都得翻墙找资源,累得跟孙子似的。”
不过也有“野生解决方案”冒出来:有人转战国际版App,有人组团买海外IP,甚至还有搞图文直播的。但说实话,这些路子要么费钱,要么画质感人,跟正经直播完全没法比。
短期来看,9月英超开赛前肯定得有个说法。业内分析主要三条路:
1. 平台联合压价:听说咪咕、爱奇艺、抖音最近秘密开了几次会,可能想搞个“价格联盟”跟英超硬刚。但英超那边也不是善茬,人家在东南亚卖版权可从来没怂过。
2. 分销模式创新:比如单场付费、球队通票这些玩法。但有个致命问题——国内球迷早已被“会员包月”惯坏了,突然改成单场9.9块,估计要被骂上热搜。
3. 政策层面介入:体育总局最近确实在调研体育转播乱象,但要说直接出手定价?可能性微乎其微。最多也就是牵个线让双方坐下来谈。
说句掏心窝的话:这届球迷真的太难了!看个球要跨平台买会员,遇到焦点战还得额外付费。现在连最基本的直播都成问题,难怪越来越多人选择盗链...
给各位老铁支几招:
• 紧盯咪咕体育:目前唯一确定有版权的平台,趁早续费年卡说不定有优惠
• 关注球队官微:像曼联、利物浦这些豪门,经常在微博搞免费直播
• 备个VPN应急:虽然不推荐,但关键时刻能救急(具体操作咱就不展开了)
• 加入本地球迷会:很多组织会众筹买海外源,摊薄成本比个人折腾划算
最后说点心里话:英超版权这事儿,表面看是钱没谈拢,深层暴露的是国内体育产业盈利模式单一的顽疾。广告、会员、带货三板斧玩不转了,平台是不是该想想怎么开发衍生内容、沉浸式观赛这些新玩法?别总让球迷为资本博弈买单啊!
上一篇: 朝鲜NBA直播现状:球迷如何跨国追比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