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资深体育迷,大伙儿最近都在问:PP体育怎么突然看不了西甲英超了?这事儿确实挺蹊跷的,毕竟前两年他们还砸重金买版权搞直播。今儿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从版权争夺内幕到平台运营策略,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给整明白!
这事儿得从2019年说起,当时PP体育可是花了大价钱——整整15亿人民币拿下英超3年转播权!好家伙,相当于每赛季要烧5个亿。但疫情一来,广告收入和会员费直接腰斩,这买卖咋算都是赔本赚吆喝。
更绝的是西甲那边,2022年续约谈判时,西甲联盟直接把价格翻了个跟头,张口就要每年1.8亿欧元(约合14亿人民币)。PP体育的负责人私下都吐槽:"这价码比梅西的工资涨得还快!"说白了,平台也不是慈善机构,总不能年年当冤大头吧?
现在打开PP体育APP,你会发现首页推的都是自制综艺和草根赛事直播。这可不是偶然——平台去年开始就把资源往原创内容倾斜,重点打造《这就是灌篮》《超新星运动会》这些自制IP。
举个例子,他们最近搞的街头3V3篮球直播,单场观看量能破500万。相比花几亿买西甲版权,这种自制内容成本低、粘性高,还能培养自家网红解说。用他们运营总监的话说:"与其跪着买版权,不如站着做生态。"
现在年轻人看球习惯真变了!抖音、快手这些平台靠着赛事集锦和网红解说,硬是把观众时间都切碎了。有数据显示,超过60%的00后球迷更愿意看5分钟赛事精华,而不是守着90分钟直播。
PP体育内部做过测试,同样的曼联比赛,短视频切片播放量是完整直播的20倍!这就像大伙儿现在吃饭都爱点小份菜,完整比赛反倒成了"吃不完的大盘鸡"。平台也得跟着用户习惯转型不是?
要说这事儿对球迷的影响,老张这样的资深球迷最难受:"现在得装五六个APP才能看全比赛,每月光会员费就得小一百。"但话又说回来,隔壁咪咕和爱奇艺不是接盘了部分赛事嘛,想看西甲英超的观众倒也没真被"断粮"。
说到底,体育直播这行当正在经历大洗牌。从当年乐视体育暴雷,到如今PP体育战略收缩,都在说明一个理儿:光靠烧钱买版权的时代过去了。未来怎么把内容做得既专业又有趣,还能让观众心甘情愿掏腰包,这才是真本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