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腾讯体育突然撤下NBA直播入口,上亿篮球迷集体懵圈。这事儿看似突然,实则早有端倪。从2019年莫雷事件埋下的雷,到如今本土赛事崛起,这场价值15亿美元的转播权博弈背后,藏着太多值得细品的门道...
大伙儿别急着往"爱国情怀"上靠!其实今年NBA转播权到期前,腾讯就搞了波骚操作——把部分场次转到需要单独付费的"联盟通",普通会员只能看30%的比赛。这说明啥?平台方早就在降低NBA的内容权重,用户黏性下降、广告收益缩水才是关键。
举个栗子,去年勇士队比赛场均观看量比巅峰期掉了40%,库里球衣在天猫的销量直接腰斩。反倒是CBA全明星赛门票3分钟抢光,李宁签下周琦后相关产品销量暴增200%...这些数据平台比谁都门儿清。
还记得2015年腾讯5年5亿美元拿下独家转播权,当时被骂"人傻钱多"。结果2019年续约直接飙到15亿美元,现在回头看看——这买卖真没想象中划算。
NBA比赛基本都在北京时间上午开打,学生党要上课,上班族要搬砖,真正能守着看直播的群体本就不大。更扎心的是,这两年短视频平台把比赛集锦剪得那叫一个溜,90后、00后早习惯了刷3分钟精华版。
再说个行业内幕:去年腾讯体育NBA板块的广告填充率跌破60%,某些场次甚至要倒贴钱给广告主。反观咪咕视频拿下CBA转播权后,光是辽宁队的比赛就吸引了12个本土品牌赞助...
现在打开体育APP,CBA、中超、电竞比赛牢牢占据推荐位。特别是CBA搞的"篮球+"计划,把街舞、说唱这些年轻元素揉进比赛,场均直播互动量翻了3倍不止。你说资本是傻子吗?哪边流量大就往哪边砸钱呗!
最近新疆队签了个抖音千万粉丝的街球手,首秀门票直接炒到8000块。这操作你品,你细品——本土赛事太懂怎么玩转Z世代了。反观NBA那边,还在搞什么"元宇宙观赛",结果用户连VR眼镜都懒得戴...
说句实在话,停播NBA可能只是开始。看看安踏市值冲上3000亿,李宁签了肖战当代言人,特步搞出騛速系列跑鞋...国产品牌早就不靠NBA带货了。就连虎扑这样的垂直社区,现在讨论CBA的帖子比NBA多出两倍。
更狠的是短视频平台,快手去年搞了个"村BA"直播,单场观看破5000万。老乡们喝着啤酒啃着鸭脖看比赛,这场景不比端着咖啡看NBA香?说到底,体育内容本土化才是王道!
这场停播风波看似突然,实则是中国体育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。当我们的联赛能培养自己的明星,当本土品牌不用依赖海外IP,当观众更愿意为家乡球队呐喊——这样的体育市场,才真正算得上"站起来"了。至于NBA嘛,或许就像当年的意甲英超,终将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