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中国观众最早接触NBA的窗口,央视与NBA的转播合作贯穿了整整三代人的青春。从80年代录像带剪辑到如今全平台直播,这段历史里藏着你不知道的转折点和「名场面」。老球迷可能还记得大郅大巴组合的黄金时代,新观众更熟悉库里三分雨的高光时刻,但要说清楚央视到底哪年开始直播NBA,这事儿可得掰开揉碎了聊。
严格来说,央视首次出现NBA画面要追溯到**1986年**。当时的《赛场纵横》栏目每周播放15分钟NBA录像剪辑,这些画面还是通过国际航班「人肉快递」的录像带。解说员宋世雄老师用「黑色橡胶圆球」描述篮球的细节,现在听来颇有趣味。
不过啊,这里有个细节值得注意:1989年才是央视首次直播NBA的总决赛。当年活塞对阵湖人的「肌肉碰撞」系列赛,通过卫星信号直传到国内。但因为时差问题,直播被安排在凌晨时段,许多球迷都是熬夜看球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上学上班。
2002年姚明当选状元后,央视的NBA转播迎来爆发期。每周「双休日大餐」——周六上午的《NBA赛场》和周日的《篮球公园》成为固定栏目。记得那时候食堂电视机前总是围满学生,看到麦迪35秒13分的神迹,全场尖叫声能把房顶掀翻。
不过联盟的转播费也从2004年开始三级跳,从最初的每年50万美元涨到2015年的2000万美元。期间还发生过2013年腾讯体育突然杀入,差点让央视失去独家转播权的惊险戏码。当时贴吧里都在传「央视要停播NBA」,吓得球迷们连夜下载各种直播APP。
2019年莫雷事件后,央视全面暂停NBA转播,这事儿大家都记忆犹新。直到2020年总决赛湖人vs热火,央视才试探性地恢复部分场次直播。现在打开节目表会发现,央视每周直播场次控制在2-3场,重点放在圣诞大战、全明星周末这些「大事件」。
有意思的是,现在的转播策略明显「留了一手」——遇到敏感球队的比赛会自动切到录播环节。去年勇士队比赛时,解说突然开始回放乔丹纪录片,这波操作被网友戏称为「央视の防沉迷系统」。
现在的年轻人更多选择咪咕、腾讯看4K超清直播,但央视依然保持着独特的优势。比如去年季后赛期间推出的「战术板解析」版块,由张卫平指导亲自拆解勇士队的「电梯门战术」,这种深度内容在新媒体平台反而少见。
据内部消息,央视正在筹划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的NBA球星专访特别节目。毕竟库里、詹姆斯都可能参加奥运会,这种「国家队+俱乐部」的双重情怀牌,或许能帮央视在转播大战中扳回一城。
从录像带到4K超清,从凌晨偷看到多屏互动,央视34年的NBA转播史,何尝不是中国体育传媒发展的缩影?下次再看到于嘉老师喊出「冠军咯冠军咯」,别忘了这背后藏着几代体育传媒人的坚持与妥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