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中国体育迷最熟悉的“篮球窗口”,央视与NBA的合作贯穿了整整三代人的青春。但要说央视是从哪一年开始直播NBA的?这事儿就像球场上的绝杀球一样充满戏剧性。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段历史,从卫星信号调试的乌龙事件,到乔丹录像带的秘密流传,带你看懂这场跨越大洋的篮球奇缘。
1986年深秋,央视体育部的老式胶片放映机正转着湖人vs凯尔特人的总决赛录像。时任体育部主任的马国力突然拍大腿:“咱们得搞点新鲜的!”原来他刚从美国扛回几盘NBA录像带,画面里魔术师和伯德的对决看得人直冒汗。
转年春天,央视在《赛场纵横》栏目里插播了段15分钟的NBA集锦——这算是国内电视史上第一次出现NBA画面。但要说正经直播,还得等到1987年12月23日。那天北京零下15℃,技术员老张猫在月坛北街的卫星接收站,愣是抱着热水袋调试了8小时信号。当晚7点半,《新闻联播》刚结束,全国人民突然在电视里看到个黑大汉挂着篮筐晃悠,解说员孙正平扯着嗓子喊:“这是休斯顿火箭队的奥拉朱旺!”
其实这次转播藏着个大乌龙:原本计划录播全明星赛,结果卫星信号接成了火箭队的常规赛。不过歪打正着,这场“事故”反而成了央视NBA直播的元年标志。
90年代初的央视大楼里,体育部办公室堆满了观众来信,信封上清一色写着“求多放点公牛队比赛”。当时主管转播的李壮飞挠着头算账:买场直播要花3万美元,顶得上栏目组半年经费。
转机出现在1994年全明星赛。央视咬牙买了直播权,结果收视率爆了5个点。广告部的电话被耐克、雪碧打爆,有个段子说当时30秒广告位炒到8万,比《新闻联播》前的黄金时段还贵。打这儿起,央视开始固定转播每周日的NBA赛事。
要说最绝的,还得数1998年总决赛第六场。那天北京凌晨三点,央视破天荒搞了首次深夜直播。东三环的网吧被学生党挤爆,胡同口小卖部的啤酒卖脱销。当乔丹晃倒拉塞尔投进“最后一投”时,全国不知道多少老爷们对着电视机嗷嗷叫。
2002年姚明当选状元那天,央视体育频道主任江和平直接冲进台长办公室:“赶紧续约!NBA这波要炸!”果然,火箭队的比赛收视率从0.8%飙到7.2%,上海街头卖早点的阿婆都能唠两句“麦迪时刻”。
不过2008年闹出个大新闻:某视频网站开出3年5亿的天价,差点截胡央视的独家转播权。最后还是靠着二十年老交情,NBA总裁斯特恩亲自飞北京谈判,才保住了央视的“嫡长子”地位。这事儿后来被圈里人戏称为“篮球版鸿门宴”。
如今在央视看NBA,那花样可比当年多多了。4K超高清直播能把球员的汗珠子拍得清清楚楚,AR技术能让虚拟记分牌飘在演播室。去年总决赛期间,解说员于嘉还戴着VR眼镜解说,观众发弹幕说“这整得跟打2K游戏似的”。
不过老球迷们最怀念的,还是当年围着小黑白电视看直播的劲头。就像北京老炮儿王大爷说的:“现在画面是清楚了,可找不到当年跟邻居隔着墙头喊‘乔丹又扣了!’那个味儿喽。”
从1987年那个寒冷的冬夜开始,央视的NBA转播就像颗种子,在三十多年里长成了篮球文化的参天大树。下次当你在手机上看比赛时,不妨想想那些调试卫星锅盖的前辈——没有他们的坚持,咱哪能在火锅店里边涮毛肚边看库里投三分呢?